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说吧 > 正文

反垄断背后的”逻辑“

一猫汽车网 2014-09-19 17:50:33

       “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已经到了失控局面。无论是进口、合资,还是自主品牌,只要去查(垄断),一查一个准。”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在接受一猫汽车网采访时表示,本次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意在推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废止,从而推动4S销售模式终结。


——行规被指垄断根源


      200541日起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办法》规定厂家品牌授权,也就是实施了10年之久的4S模式,这被认为是垄断的根源。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指出,《办法》把汽车销售行政审批变为生产商审批,导致厂商在销售价格和售后价格等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与2008年出台的《反垄断法》直接冲突。


      胡钢举例称,《反垄断法》规定,禁止经营者对交易相对人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而《办法》赋予厂商绝对话语权,导致其对经销商转售进行最低限价。此外,《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禁止分割销售市场,而汽车厂商均按《办法》规定对地区间销售予以限制。


      一位豪华车经销商人士表示,定价权在厂家手中,经销商利润被层层盘剥,“今年部分豪华品牌经销商大面积亏损,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经销商反水事件,实际上经销商对于这种一切听命于厂家的模式早就苦不堪言”。


——4S销售模式将终结?


      20138月,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正在积极研究修订《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今年8月,工商总局公告称,从10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发改委则在当前掀起汽车反垄断风暴,称已查明奥迪和克莱斯勒以及12家日本企业存在垄断行为。


      胡钢表示,从反垄断三大执法部门的动作来看,本轮反垄断调查直指《办法》及其庇护下的4S模式。“《办法》由商务部牵头起早,那现任商务部部长凭什么替当时的部长担责?发改委、工商总局凭什么替他背书?”胡钢认为,垄断行为目前已弥漫汽车全行业,继进口、合资品牌被查之后,下一个要查的就是自主品牌。(/一猫汽车网)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反垄断背后的”逻辑“

一猫汽车网 2014-09-19 17:50:33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