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三十强浮名不值一哂 十一载沧桑尽于此榜

2014-11-06 13:22:09

   “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次发布,是整整十年前,过去的十一年里,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期间,有些企业其兴也勃,有些企业其亡也忽,起起伏伏;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持续发展,一直引领着市场,原因何在?

    销量、利润,都是企业当期经营业绩的反映,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市场时机、产业政策、或者,甚至某个拍脑袋的决策居然“蒙对了”……,从持续发展的角度,企业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综合竞争力”。

    所以,2004年广州日报专版新闻中心刚刚成立,我刚刚出任广州日报汽车版主编的时候,很诧异地发现,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排行榜早已满天飞,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与综合竞争力有关。于是,不揣浅薄,我自己弄了一个。更让我诧异的是,这个排行榜整整做了十年,在国内依然是唯一的一个。看来,非商业的研究,大家都没什么兴趣。

    但是,这个做了十年的研究,对我而言,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仅清晰地反映了不同企业在市场上的此消彼长,更重要的是,还反映了为什么此消彼长。

    比如04-07年,日系品牌整体实力非常强大,广本长期位居三甲行列,但是,2008年开始,随着大众、现代起亚的崛起,日系品牌在这个榜单上地位逐渐下滑,原因何在?单纯是钓鱼岛事件导致的品牌危机?那为什么东风日产的地位却又逐渐稳固?根源还在于企业战略。

     在丰田还在为雷克萨斯国不国产纠结不已的时候,大众果断地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大战略,比如奥林匹克战略、“1818战略”、“大众南方战略”,在08年之后,两个大众排名迅速蹿升。

    我们这个综合竞争力排名,当然不只是事后总结,更有事先预判。2005年,当时大众在中国市场正处于最低潮,日系来势凶猛,可是,当年的中国乘用车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里是如此预测的:“两个大众在规模、品牌、研发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而且没有特别明显的软肋,所以,大众只要解决了成本问题,并且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提高决策效率的话,在中国市场仍有重振的机会。”

    长安,是另一个样本,最初根本没有跻身榜单,因为当时微面被视为商用车,09、10年均排在21位,11年22位,但最近几年快速上升,12年16位,13年11位,14年排到了第8位,位居所有本土品牌第一!

    原因?长安其实不是爆发户,对比一下其他本土品牌的浮沉,长安的不同源于几点:1、在研发设计上持续投入,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多年来,国内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一直都是长安;2、战略目标清晰而且持续,没有换一个领导就换一种战略;3、几乎没有犯什么战略性错误,战术错误不可避免,但是战略错误不能犯,很多本土品牌都犯过严重的战略错误,前几年是奇瑞、比亚迪、吉利,最近的例子是江淮、长城。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个排行榜只有30强,其实“30强”只是个好听的说法,这个市场最终能存在下去的乘用车厂家,肯定不到30家,看看美国、日本、欧洲,分别有多少家独立的车企?“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的30家名单已经足够长了。

    车展,是一个汽车企业展示综合实力的最佳机会,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了解一家汽车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绝佳窗口。买车,当你不太清楚究竟应该买谁的时候,挑一家综合实力更强的厂家吧。汽车作为一个商品,其不同之处在于,当你买了某厂家的一款车,你不只是买了一件商品,事实上你和厂家之间就此建立了某种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可能会持续多年。所以,消费者不仅要挑车,也要挑企业。也因此,一猫的这个乘用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虽然不如车型榜那么直观,但对消费者也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十强浮名不值一哂 十一载沧桑尽于此榜

2014-11-06 13:22:09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