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CADCC)在京举行全国媒体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汽车经销商对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报告(2014)”、《汽车经销商与汽车厂商关系白皮书等四项工作内容,厂商关系不对等诸多问题依旧亟待解决。
其中,“中国汽车经销商对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报告(2014)”针对包括自主、合资和进口的47个主要乘用车品牌,历时半年,共搜集400多份问卷,重点调研了包括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豹路虎、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经销商。
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商满意度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别是一汽-大众奥迪、奇瑞与荣威,倒数第一、第二为东风悦达起亚与讴歌。
报告中亦指出了种种厂商关系的不对等现象。
2014年国内汽车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乘用车销量增长9.9%,市场规模接近2000万辆。但中国汽车经销商的整体生存环境都比较恶劣,超过60%的经销商都处在亏损状态,汽车销售价格倒挂等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经销商与汽车生产厂商不对等的关系在市场形势回落的形势下频繁引发矛盾爆发。
在此之前,一汽丰田、宝马、奥迪、奔驰等汽车品牌经销商通过各种行动表达不满。就在今年1月,进口大众经销商亦针对品牌渠道混乱、销售目标过高、经营情况惨淡等问题表达了不满,并希望“持续维系原有进口大众经销商网络的健康运营并得到更公平的对待。”
此外,关系不对等的现象还突出表现在,汽车经销商网络规划和设定新销售网点的权利也完全掌握在乘用车供应商手中,在精品配件的品牌选择上经销商也没有选择的自由,甚至人员任免方面,汽车厂商也会对经销商横加干涉。
73%的经销商反映,乘用车供应商新增网点不会征求当地已有经销商的意见;60%的经销商表示,供应商并不向其公开网点开发规划,经销商无法阻止乘用车供应商在该区域的网络扩张;57%的经销商表示当某一地点已建网点处于亏损或利润低于同行业水平时,供应商仍会强行布点。
根据CADCC抽样调查的数据,有55%的经销商无法在新车销售环节盈利,从建店第一年的盈利情况来看,83%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建店当年实现盈利的企业仅占17%。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政策法规修订频繁,汽车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亦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据悉,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已计划于2015年正式实施,整车企业在产业链的强势及垄断地位将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