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驾驶习惯良好、出险概率低的车主而言,高额的商业车险并不合理。目前中国汽车保险市场规模约为4100亿元,占整个财产保险市场的74%,然而经营车险业务的中外资企业却绝大部分却处于全线亏损的状态。这样的局面,车主和企业都不希望看到。因此提升车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做到多方共赢,是车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下半年,保监会以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征求意见稿,就是希望进一步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改革。
5月12日-13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中国汽车保险发展论坛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保监会、中国保险学会以及来自人保、平安、太保、太平、中华联合、国寿财险、安邦、美亚、日本财产公司、神龙汽车、通用汽车、庞大集团、利星行、百得利和蚂蚁金服等大型车险相关企业的代表共同参与讨论车险行业改革。
这次峰会以“大数据时代的车险变革与创新”为主题,探讨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日益加速的今天,如何借助改革政策良机,进行产业链协作,利用大数据做产品和渠道的创新,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车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做到多方共赢。
基于此,本届会议的议程将围绕以下四点展开:汽车保险业改革与发展机遇,与车联网结合的车险产品开发策略,保险销售渠道的创新与发展路径探寻,车险售后服务创新与实践。
其实国内已经有企业在做出车联网结合车险产品及其它新型盈利模式的尝试。根据安装在车上的OBD产品对行车信息记录,在规定里程内安全驾驶不出险的车主,可以获得最高50%保费的返还。将驾驶数据作为盈利的核心,从而分担了车主的保险金额。类似的新型模式探讨成果,在2015中国汽车保险发展论坛之后,将会落实到更多车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