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新车的推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身新名词。例如长安铃木维特拉采用的是“内嵌式梯形车架”以及宝马新一代7系采用了“碳纤维内核车身”,这些名词无疑让人感到相当特别。除了它的名称特别之外,我们对此也存在着很多的疑问。究竟车架、车身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在我们学习车体结构的时候,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比较常见的名词,例如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这两个名词是属于车体结构的两大类别。在汽车方面而言,如今的汽车也只存在这两种车体结构。在俗语中,这就是没有大梁和有大梁的区别,而这里的大梁就是我们说的“车架”。
车架原来可有可无:看车身结构
因此,车架也是只有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才有,相关的车辆有Jeep牧马人、奔驰G级等。大家发现,不少货车也是采用拥有车架(大梁)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在乘用车方面,这些车本上是SUV为主,而且都是硬派SUV。
在结构上区别,由于车架(大梁)和车身是相对独立,因此大量会承受绝大部分的路面冲击力,因此车厢的变形会比较少。在行走较为恶劣的道路时,车辆会有较高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而且车厢内噪音也相对较低。因此,我常常会见到一些本土品牌SUV或者是一些国际品牌的硬派SUV都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当然,由于如今的城市SUV基本上都在城市道路使用,因而市面上的城市SUV几乎都采用与轿车底盘进行研发,车架(大梁)便是一个不必要的结构。
车架(大梁)从结构形式不同,分为梯形车架、脊梁式车架、周边式车架及桁架式车架。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梯形车架。且慢,最近成为关注焦点的国产长安铃木维特拉的“内嵌式梯形车架”又是怎么回事?它不是非承载式车身,怎么会有车架(大梁)呢?
确实,长安铃木维特拉与绝大多数城市SUV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这种承载式车身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兼有车架作用承受全部载荷。长安铃木维特拉(同期还有三菱帕杰罗)中的“内嵌式梯形车架”是在承载式车身中整合了“梯形车架”结构,但是这种车架(大梁)与非承载式车身中的车架(大梁)不同,原因在于车厢和车架是整合在一起,并不是以独立的部件而存在。当然,这确实是一种特别的形式。
碳纤维内核车身又是什么?——以材质定的名字
在全新宝马7系上,其宣传到一个名词:碳纤维内核车身。这无疑也是一个新名词,而且这名词比车架(大梁)显得高大上多了。实际上,在汽车制造中车身类型变化并不多,无非也就是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然而,车身材料却是千变万化,每个汽车制造商可以根据产品等级采用不同的材料。
是的,如今汽车都往轻量化,安全性方向上设计。这些轻量化、安全性等性能可以通过减少材料或者更改性质材料去实现,而“碳纤维内核车身”也就是通过“材料”的选用而创造的新名词。
碳纤维内核车身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和碳纤维车身有什么不同?从全系宝马7系的车身材料结构上看,其除了使用碳纤维外,还混合使用了高强度钢材以及铝合金。在抗压和保持车辆刚性的地方,全新宝马7系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如车顶横梁、顶梁、ABC柱等。当然,碳纤维材料的使用是伴随着高强度钢的,它根据高强度钢车身的形状对以上位置进行加强。
对于车身侧面,如车门框架等,全系宝马7系在加强刚性之余减轻车身重量,因此采用了铝合金材质。从以上碳纤维材料、高强度钢以及铝合金的使用便造就了全新宝马7系的碳纤维内核车身。由于碳纤维具有硬度高、质量轻的特点,在不少跑车上都有应用。
车身的构造对我们的影响
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车身结构,它又与我们消费者有什么关联呢?其中,我们总结了几点,从安全角度而言,车身对于车内乘员而言属于被动安全的设计,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候,车身起到吸收能量和保证车厢不变形的作用。在驾驶角度而言,车身越重,车辆的操控便越不灵敏,因此不少汽车厂商在车辆轻量化中下了大量的功夫。当然,在车辆耐用性上也有关联,例如早期的车辆车架均采用钢材焊接,经过多年的使用钢材便会生锈而影响寿命。(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