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的传出在整个汽车行业内引起了不小波澜。奥迪将与上汽大众成立50:50股权架构新合资公司。虽然双方都没对此事进行回应或辟谣,但其实双方早在一年前就开展秘密谈判,确认消息将于11月中旬发布,第一款车型产品或将于明年4月正式发布,整体可能会类似于斯柯达同上汽大众合作模式。
一位接近相关事件人事曾表示,目前的准确进展是双方正在进行可行性调研,在一汽奥迪销售公司讨论已久、始终未果的背景下,增加谈判资本的奥迪或许有意希望上汽奥迪的出现。面对眼前的这一切,其实并不愕然。仔细考虑,这其实是多方综合原因造成的。
德方不占主导 奥迪权利受限
在国内豪华车市场上,奥迪品牌长期处于领跑者的位置,但令人颇为尴尬的是,在一汽大众奥迪的合资关系中,一汽集团、大众以及奥迪三方的股比分别是60%、30%以及10%,是国内汽车合资企业中少有的中方持股比例远超外方的一家合资车企,并且合作项目中的诸多环节也有中方主导,导致德方话语权不大。
虽然奥迪车型在华市场良好的销量给一汽大众带去了丰厚利润,但与大众独立财务核算的奥迪在利润分配上也只能得到10%,在进口车上的销售利润也归一汽大众。
在此之前,大众和奥迪多次想增持合资公司股份,三方曾约定将股比从此前的60∶40调整至51∶49。若当时获准增持,那么大众或将把增持的9%的股权转移至奥迪,使其在合资公司占比达到19%,奥迪也会获取更大利润,但眼下资金紧张的大众集团选择这么做的可能性不大。
“尾气门”事件 大众压力倍增
在今年前三季度大众集团营业利润达到86.47亿欧元,其中39.18亿欧元将近一半的比重来自于奥迪的贡献,但大众“尾气门”事件对于大众集团无疑是一记重拳,面对百亿元罚单,大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外部四面楚歌的局势,可以看做是大众大后方的中国市场必须为前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大众集团利润最大的品牌摇钱树奥迪这时则必须要挑起重担,奥迪品牌最大的市场则是中国市场,资金紧张的大众这时必须加速奥迪品牌车型在中国市场投放并提升销量,而眼下一汽一家合资公司看似已不满足需求,上汽的合作加盟也会增强其产能,提升利润空间。
奥迪任务繁重 需要奋进发力
面对国内市场,奥迪虽然还是一直领先的态势,但其实是危机四伏,早在2015年,奥迪在华的销售业绩就出现其进入中国20多年来的首次下滑,虽然仍以57.9万辆的成绩位居豪华车品牌首位,但其同比下降幅度达到1.4%。
作为奥迪冲击销量利器的A4L、A6L、Q5三款车型,也在面临着对手的不断围攻。奔驰C级、宝马3系与A4的销量差距逐渐缩小,奔驰E级、宝马5系的更新换代,奔驰新GLC的上市、宝马X3车型正在考虑国产,对手们的频频出招,逼迫着奥迪必须完善自我。
一汽无大作为 奥迪另辟蹊径
作为老搭档的一汽略显疲态甚至风雨飘摇的表现,也让失望已久又想急于突破现状的奥迪万般无奈之下另需新欢,而在有大众一定基础的上汽集团自然成为奥迪的首选对象。在今年10月,国务院最新颁布“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相关政策,所以奥迪想要规避新合资企业不予报批的风险,之前已经很成熟的上汽大众斯柯达模式可以作为这奥迪与上汽的事例典范,通过上海大众以代工方式生产奥迪车型产品,并通过自有渠道进行销售。
上汽迫不及待 奥迪一拍即合
在国内众多车企中,上汽或许颇有雄心抱负,却缺少一个明智的伯乐提携。在整个上半年,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五菱宏光等都出现了精彩纷呈的的市场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目前仅与一家豪华品牌车企凯迪拉克进行合作,上汽通用凯迪拉克虽然远不及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及一汽奥迪品牌,比肩雷克萨斯、捷豹路虎的同时,还在被亚太沃尔沃、东风英菲尼迪等紧追不舍的事实,让上汽急需一个更有底气的豪华品牌可以让整个上汽能够锦上添花。
从上汽集团现有豪华车合资品牌车型来看,上汽通用凯迪拉克SUV车型里级别最高的XT5虽深受欢迎,却无法全面抗衡GLC、X3和Q5车型,轿车中最高级别的CT6即使和XTS加在一起也均不如E级、5系和A6L的单一车型销量。而上汽大众新推出的上汽大众旗舰车型辉昂即使在价位和级别上都具备对抗目前国内合资豪华品牌最高级别轿车的能力,但其实在日后销量上并不会有良好表现,甚至很可能都不值得一提,SUV车型中的途观虽然销量可观,但这只是在家用SUV领域,途锐车型和即将推出的Teramont车型或许也都无法与其竞争对手相匹敌。
撒手锏的缺失,总是让上汽不尽完美。如果奥迪可以与上汽合作,势必会在上汽集团带来强劲动力,甚至会出现上汽奥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国内乘用车车企中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或许是上汽最期待的事情。环顾整个豪华品牌,要么不会国产化,要么找好下家进行国产,而心急想吃热豆腐的上汽面对这次奥迪的握手,更准确的说是迫不及待、内心激动。
从奥迪现有车型来看,奥迪很可能会在一汽奥迪生产现有车型的基础上,将部分新车型引入上汽奥迪进行国产,这其中4门版的A5车型和亮相的Q2、Q4车型存在了可能,而向来在中国敢于做先行者的奥迪甚至可能会推出更多包括新能源车在内的更多国产版奥迪车型。
那么如果双方达成合作,真的就会前景一帆风顺,实现互利双赢吗?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未来,将是以德国奥迪主导整个销售公司,一汽奥迪、上汽奥迪、德国奥迪及大众在内的利益很难出现综合权衡,利益难以权衡则势必会出现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包括人员、渠道、经销商等在内进行内部斗争的局面。而上汽在短时间内接手奥迪,之前的营销模式可能对于奥迪来说并不适应,上汽和奥迪的深度合作还需要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这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对于这个即将生米煮成熟饭的事情,其实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希望这次上汽能够抓住机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