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估计怎么也想不到,淘宝居然是继全知全能的度娘后,第二个可以笼罩每一个行当的网站,而且还能将他们转化成为利益。
从十一月底开始,直到今天,王小姐每天都在“约”,却怎么也“约”不到。于是她万般无奈的打开了陌...,不对,是淘宝,也许是想化悲愤为购物的力量,但是十几天的驾校网站约车历程,让她不自觉的输入了“约车”两字。下一秒,她仿佛出现了错觉,好像出现在他面前的商品中,有一行小字正是她所在驾校的名字,当然,还有许多别的驾校。
“不要998,也不要98,只要28,你没看错,只要28,明天驾校就是你家”跟着这个节奏,王小姐几乎要摇摆了起来。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是一家可靠的皇冠店铺,随手点进评论,发现已经有了上千,除了同行恶意竞争之外居然毫无差评,这不由得让她不信。于是咨询,下单,付款一气呵成。果然过了不一会儿,王小姐就收到了久违的,上一次收到还是在通知她去缴纳科目二的教学费用时的驾校的短信。
下面的故事自不必讲,与其交了4000块钱却一直学不到车,还不如再多花个几百块钱快点把车学到,这显然不是有钱的任性,更像是被迫的无奈,但王小姐和大多数买家一样,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种非典型的“增值服务”。
最后,王小姐最终是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驾照,可还有千万掏不起30块的屌丝,或者就不信邪的富帅。正在“约”的路上。
那么问题来了
已知:驾校和学员间存在合同关系,如果驾校明知教练车源紧张就应该停止招收新学员。并且如果在网上多花钱就可以顺利约车,那么驾校所谓车源紧张的说法也就并不存在。这个行为属于典型的侵权。
故求证:这钱你们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