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用车 > 正文

车轮上的大国 带你体验中美德法意日 汽车生活

2014-12-25 16:12:48

       七大洲、四大洋总共224个国家地区,每个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界线,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环境、语言、生活习俗,种种因素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念。所有的不同加起来变成了各个地区的独特的综合“文化”,就像在中国经常听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待汽车也有截然不同的喜好和理念,无高低之分。现在,猫哥就带你了解六国的风土人情造就的汽车文化。



美国

 

      作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排名第四,人口数量排名第三(三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拥有国,其汽车注册量达2.4亿辆,每个家庭平均拥有汽车2.28辆。



卡临时搭建的舞台



       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这样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伙伴、家人,或者就是自己最钟爱的一个情人。加拿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这样评说美国的汽车文化:“美国是一个坐在汽车上的国家,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汽车的美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对老中青很多美国人来说,汽车更是人生成长的一个标志,至少许多人第一次销魂就在车上度过。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两部车,皮卡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人不在乎油耗究竟有多少,他们在乎的只是空间是否够塞下他们庞大的身躯,坐垫的宽度是否可以承载住他们的重量,所以在美国你会看到满大街的3.04.0排量甚至更高排量的车辆,美国人从小在汽车文化中耳濡目染长大,14岁就能拿到驾驶许可,16岁就能单独驾车上路了。青年上学基本都是开家里的皮卡,一些基本的维修保养都是自己动手。他们往往会在车尾贴一些比较搞笑的标语来提醒后面的车辆,比如说:“请别吻我“,”不要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等等,他们在驾驶的时候也会比较注意交通规则,以行人为先。这些行为都显示出了美国人幽默,热情和尊重人权性格。



汽车生活已成为美国人的习惯



汽车生活已成为美国人的习惯


      在中西部的一些小镇,交通线路比中国郊区还少,遇上节假日甚至会停运,所以车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会看到到处是汽车餐馆(餐馆四周设有环形行车路,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设立在路边,有窗口接受司机的订单,即时付款即时拿走)、汽车旅馆(设立在主要的公路旁边,价格十分便宜,20-30美元一晚,排式的房屋设计门前带了许多车位,方便第二天车主赶路入住)、汽车旅游区(美国许多旅游区按车收费,车内人数不限,旅游景点有独立的汽车道路供汽车行驶并参观)。

 

 

汽车餐厅


 

汽车商店




日本

       日本的情况或许很多人都比猫哥我了解,在一个小小的岛国,从战败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靠的是整个民族的力量。



小型车在日本十分常见


        日本人口高度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少数大城市、资源匮乏,油价高、城市街道窄小、国 土面积小。猫哥认为,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十分强。这些特点决定了日本的汽车受欢迎的都是一些混动车,小排量的车。很多还是方头方脑的,油耗低,排放低,空间利用率高,非常适合在城市内穿街过巷。轿车也是以中小排量为主。



日本人追求环保,单车成为他们买菜、短途的交通工具



一辆K-car能装下一家的人


       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满大街的K-CAR。即使日本人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部车辆,他们在上下班时间都会选择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第一因为日本的停车费非常的贵,一天大概5000日圆 ,相当于400元人民币。而且从小到大环保的思想让日本人自觉的放弃了开车上下班的习惯。第二,是日本的交通线路十分发达,虽然十分拥挤,但是为了省下不菲的停车费,他们还是愿意乘坐交通工具上班的。但是到了周末,他们会选择开车出游,而且出游地方停车费用一般都是免费的,让民众能享受到优惠政策。 



停车 500日元/15分钟 相当于人民币25元/15分钟



假日出行是日本家庭首选,停车费免费


       日本道路并不开阔,即使是东京,也多数为单向两车道,极少超过单向四车道,甚至不少主要公路是双向单车道。不过,日本人极其遵守秩序,耐心排队是最常见的事情,人如此,车亦如此,而且自觉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追尾,丝毫不用担心有人插队。遇到塞车时,上百辆车宁可排数公里长队等待左转,也不会有一辆车从右侧直行车道前行再到前方插队。



 日本地铁十分发达



上下班时地铁非常拥堵




法国

 

      很多人说法国人浪漫,猫哥认为,与其说是浪漫,不如说是个性,热情,有追求。法国人天生对于自己认定的东西十分执着,不管别人怎么说它不好,他们认为是好的,他们就会坚持下去。所以他们设计的车通常外观养眼且人性化。而且法国人比较开放,所以他们往往会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车型。



巴黎路边的公寓



法国的警察骑兵


       走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上,你很少会看到摩天大楼,也没有中国的水泥森林,看到的都是高度不超过20米,屋顶有45度坡度各式各样的房屋,这是法例规定的,也是法国人一直所坚持的差异化,个性化的追求。



奢侈品牌店



法式大屋


       对于法国人来讲,车子就是车子,一件代步工具而已,他们更喜欢把钱花在度假、和享受法式豪宅、和奢侈品上。所以即使是奢侈品设计制造大国,你也不会看到他们把钱花在车上,满大街跑的都是没有屁股的两厢家用车。原因有两点一是车身比较短好停放,二是后备箱大方便购物和外出旅行。对于法国人来说,符合法国人审美的法国车显然更备受关注,他们追求的特立独行的个性,更看重的是设计,而不会真正在乎性价比。

 

       来回穿梭在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里的街道很窄,但是车辆都开得飞快,市区内时速几乎达到90km/h



法国独特的停车方式



法国独特的停车方式


       很多街边都有露天停车位,但是每个停车位都很不宽敞,有的只有一辆车身那么大,如果前后都已停上了车,很难再塞进一辆来,但是对于法国人这是小菜一碟,也是开车停车的必修课,他们会用他们那个保险杠,挤呀挤,挤出一个车位,所以你去法国会看到车子都是前车头挨着后车尾这样停的。你们肯定疑惑,他们的保险杠花了怎么办?人家法国大部分保险杠到了磨损或者剐蹭的太花,他们会去更换而不用花一分钱,因为有保险公司(想想天朝是怎样)。 巴黎对违法停车从来不心慈手软,根本没商量。各街区都设有交通督察员,见到违法停车就贴上罚款通知单。若半个月内不交罚款者,则罚款提高一倍。对那些妨碍交通的严重违法停车者,则强行拖走。巴黎一共有7家专门的拖车公司,负责拖走违法停泊的车辆。只要接到交通督察员的通知,拖车公司就立即赶赴现场,拖走就算钱。城里设有7处车辆存放点,只存放一天一夜。超时就再拖到郊外的保管处,可保管两个月,过期则作无主车辆处理。被拖走的违法车,除了交纳90美元的罚款外,还要交每日4美元的保管费。有了这种说一不二的惩罚,谁还敢随便违法泊车。

 


警察执法

 



德国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德国人严谨、实在、认真的精神。德国人几乎能和整洁、守法、勤奋、准时、严谨认真画等号。




       在德国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可能会有不爱妻子的丈夫,绝不会有不爱汽车的男人,所以德国是一个无可争议的汽车大国,在全国8000万人口中,平均每两人便拥有一辆车,每一个家庭有两到三辆车,而每七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和汽车工业有关。这个国家的人,对于汽车的爱,已经是深入骨髓了。遍布全国的汽车博物馆及大大小小的汽车赛事,基本你在德国想不懂车都很难。



德国出租车几乎都是奔驰


       德国人虽然开车速度很快,但是十分遵守交通规矩,他们认为开车慢是对时间的浪费,而且德国的绝大部分高速时不限速而且不收费的,他们的秩序精神让他们的交通事故率也极低(但是死亡率高,开快车,你懂的)。在德国,驾驶员一旦违章,不仅会被罚款和扣分,其违章情况还会在网上公布。违章者今后驾车、购车和享受相关社会福利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德国人偏爱多功能用车,几乎各个品牌型号的汽车都能在这里找到旅行版车型;而不同于SUV在国内的火爆,这里的SUV并不受欢迎,因为它们虽然看着威风,但在高速路上照样一个一个被高尔夫 GTI或者保时捷911轻松超越,而且热爱手动挡的车辆,你很难想象连豪车和跑车都是手动挡吧?但是德国满大街都是。



德国特色建筑


       在德国,你发现地铁是没有闸门的,人们在餐厅用餐后桌布也不需要更换,出租车都是奔驰,火车也非常准时,公交车站精确到几点几分。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德国人严谨自信守时整洁认真的态度。

 



意大利


       说起意大利,宅女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是意大利的帅哥,腐女第一时间想起意大利面条,而男士则会想起的是意大利的建筑。没错,意大利人都认为“建筑是设计之源”。意大利的很多设计师都出身建筑行业,然后跳转到各行各业。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就是出自意大利这座充满热情的城市,意大利人追求视觉上的冲击,要求设计足够的豪放夺目,线条复杂。即使简单的设计,也要有它灵巧的地方。



意大利帅哥


       特立独行、随性的性格还是让他们在开车的过程分外着急,所以意大利可以说是欧洲最不守规矩的国家。马路上你会看到随意的超车,超车时还会伴随着喇叭刺耳的声音,要知道按喇叭在欧洲是非常非常不礼貌的行为,等同于“竖中指”。



意大利火车



意大利风景


       意大利的汽车于这个国家一样富有激情,无论是火辣的法拉利还是温情一些的玛莎拉蒂,他们对于速度的追求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然而,你无法想象的是,小车在意大利也同样受欢迎,前提是精致的小车。菲亚特500,出身自意大利,当然最了解意大利人的品行,所以倍受青睐。在他们眼中,只有小车在能淋漓尽致的表达他们自己的个性。所以菲亚特在意大利非常的受欢迎。



菲亚特500随处可见

 



中国

天朝的环境,你懂的。。。。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车轮上的大国 带你体验中美德法意日 汽车生活

2014-12-25 16:12:48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