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说吧 > 正文

爱与痛的交融 感受日本汽车“痛”文化

一猫汽车网 2015-02-07 01:05:00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在学校门口的地摊上,花5角或1块钱买的贴画吗?贴画上印的都是当时热播的动画片或电视剧的人物角色。

       男生们一般爱买印有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七龙珠等卡通人物的贴画;而女生比较喜欢买印有花仙子、美少女战士、机器猫、樱桃小丸子等人物角色的贴画。想想那时,把喜欢的贴画贴在铅笔盒上,乒乓球拍上,柜子上,抽屉上,实在是一种乐趣。

       过上一阵子,突然有一天,觉得贴画看腻了有木有,想恢复铅笔盒本来的样子有木有。再一张张撕下来,有些贴画粘的太牢固,结果撕不干净,留着白色的胶纸在上面,抠也抠不掉,实在难看,只能再买新的贴画贴上,然后再这么继续折腾。

       久而久之,一个崭新的铅笔盒就这样面目全非了。现在想想,这样撕了贴,贴了又撕,铅笔盒们一定会感到痛吧。

       从《小飞龙》到《圣斗士星矢》,从《战神金刚》再到《魔神英雄坛》。想想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大部分都是从日本引进的。可见当时中国孩子的童年多少都会受到日本动画片中,热血、正义等故事情节的影响。而贴画,作为一种动漫周边产物,自然受到了那个时代还没有手机的小伙伴们的喜爱。

       到后来才知道,原来铅笔盒们真的会"痛"的。而且不光是铅笔盒,会痛的还有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甚至还有地铁和公交车。只要他们被贴上了光鲜亮丽的动漫图案,就如同赋予了新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感到"痛"。如今,这种装饰行为已被称为"痛文化"。所以小时候的我们,其实早就接触到了这种文化。

       那么,到底是么是痛文化?其实痛文化发源于日本,属于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文化的范畴。在日本喜爱ACG文化的人们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将喜爱的动漫角色、动漫公司或者角色名字之类的贴画喷在或贴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上用来作为装饰。

       像这样被装饰过的汽车,就称作"痛车";被装饰过的自行车被称作"痛响铃"; 而在痛文化中,要数痛车最常见,也最受欢迎。

       可能大家会疑惑,为什么被动漫图案装饰过的汽车要称为痛车呢? 其实,关于痛车这个词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下面的几种说法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说法一:日语中有一个词组叫"視線が痛い",多用在某人做出非主流的事情时,周围人因为好奇而进行围观,导致气氛尴尬的时候。这种被卡通图案贴得眼花缭乱的汽车,对于普通人来说,视线痛也是可以理解的,拿中文来说就是"亮瞎了我的眼"。所以慢慢的,这个传统的日语词组就演变成了痛车这个概念。

       说法二:给人纹身会很痛、被装饰过的汽车好比被纹身过一样,也会感到痛。所以大家就把"纹过身"的汽车称为痛车。

       说法三:在日本,将汽车车身印上图案是要额外收税的。由于日本的痛车一族以年轻人居多,而一直以来,日本的就业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找,或者只能靠打工来赚钱。所以对日本年轻人来说,这种额外的税收令他们感到压力很大,而且心痛,所以叫痛车。

       说法四:因为英文Paint Car(涂上颜色的车) 读音上很像Pain Car(疼痛的车) ,所以叫做痛车。

       说法五:能够把普通的汽车打造成为痛车的男人不是宅男就是单身。有哪个美女会来搭一辆满身全是卡通图案的便车呢?单身的动漫迷们一旦选择将汽车印上自己喜爱的角色,心里也就默认了将失去美女搭车的机会,所以这样的遗憾令车主们感到心痛,所以叫做痛车。

        原来痛车的解释有这么多种,看来玩痛车的确让人痛在骨头里啊。不管哪种说法最靠谱,必须承认的是,痛文化已经从日本走向了世界。自2000年之后,ACG文化在日本开始流行,因此也开始有人在汽车上动脑筋。随着ACG文化的对外输出,已经逐渐渗透到台湾、菲律宾、美国及欧洲等地。随着ACG文化的普及,日本每年都有相关主题活动,吸引上百辆痛车参加。

       就在上周的1月31日,由日本NicoNico主办,任天堂公司协办的日本年度游戏盛会"闘会議2015"在东京幕张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此次大会吸引了热爱ACG文化的近35000人到场,而网上的参观人数也达到了575万人,可见日本年轻人对ACG文化的痴迷程度非同一般。

         如今,粘贴印刷了卡通角色的贴纸手法是痛车装饰的主流,一些车主在打造痛车上可是下了不少血本。就在本届大会上,出现了一辆初音痛车,这辆车是该车的主人花了7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进行打造的,不得不说一句,有钱就是任性!

       在日本也时常有痛车车主自发举办的一系列车友会活动。几十俩甚至上百辆痛车聚集在一起,大家相互欣赏各自作品,交流打造痛车的心得。一辆辆五彩斑斓的痛车,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痛车大多是将图案输出之后再黏贴于车身,较早期彩绘方式容易且方便撕下图案进行更换。不过贴纸缺陷在于寿命只有一到两年。不过一般情况下,车主们一年就想要更换样式和图案了。只要你有足够的想像力以及不在意路人的目光,都可以将自己的交通工具改装成为痛车。

       都说长痛不如短痛,但如果用这句话在痛文化中就说不通了。如果说痛车、痛响铃、痛摩托是"短痛"的话,那么痛火车、痛地铁、痛飞机就是"长痛"了,对于后者的装饰那可比前者麻烦多了。

       2014年7月26日,上海地铁2号线就惊现了一辆变身成为动漫LoveLive主题的"痛地铁",受到了广大乘客的欢迎。

       在LoveLive痛地铁出现之后,马上就有粉丝前来蹲点守候目睹其风采,甚至是"跪拜"。可见上海这辆痛地铁的出现,给喜爱这部动漫的中国粉丝们带来了多大的惊喜和满足。

      也许这样的跪拜行为让很多国人表示不理解,不过不得不感叹日本的动漫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深远。

       其实,广州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也出现过痛地铁。当时四号线地铁车身被贴上了可爱的亚运吉祥物"羊乐乐"的图案,只是和上海相比,这个图案略显低调了。

       除了痛地铁,当然还有痛飞机。全球的航空公司一般都会在民航客机上喷涂具有公司logo的形象图案。而几年前,日本全日空航空开业界之先河,在旗下的一架波音747-400型客机上喷上了皮卡丘的卡通图案。

       新的涂装让这架庞然大物多了份可爱与童趣,也拉近了航空公司与乘客间的距离。想必坐在这架飞机上的乘客们一定是一路充满温馨和愉快的心情吧。

       有了皮卡丘后,全日空又在东京往返北京的航线上推出了充满中国范的"飞天熊猫"。飞机起飞时如同一只熊猫腾空而起,是不是很有趣。

       除了全日空,台湾长荣航空也推出了Hello Kitty涂装的飞机。不光是飞机涂装,连机舱内饰,饭菜都以Hello Kitty为主题。此涂装亮相后,该航线的上座率大大提高。可见痛飞机的诞生的确是一种不错的商业行为。

       从小时候的痛铅笔盒,到如今的痛车、痛飞机,作为一种装饰时段,它可以赋予喜爱它的人们更多的精神价值。现在,痛文化已经来到中国,爱好动漫的中国车主们,也会花大价钱让爱车"痛"一次。不过,毕竟痛车文化在国内才兴起不久,包括政策在内的很多衍生出来的问题也是目前痛车车主们的烦心事。

       按照国内政策规定,不允许车主私自改变汽车的外观和涂装。就从这一点来说已经让想玩痛车的年轻人心痛了。所以每到年审的时候,痛车车主们为了能顺利通过年审,而不得不撕下重金打造的车贴,待审核通过后,重新再"痛"一次。

       而且,目前大多数的国人还是对痛车抱有一定"偏见"。如果一个男生开着一辆贴满动漫人物的痛车去接她女朋友下班,不知道她女朋友会不会开心。不过相信大多数女生还是开心的,毕竟能开车去接女朋友下班的男生已经不多了,更何况自己的男友开了一辆这么拉风的车。

       痛车也好,痛响铃也罢,只要自己看着满意,喜欢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痛文化会在中国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所以真心希望国家未来也能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征收相关痛车税,这样喜爱痛车的年轻人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开着心爱的痛车上路兜风了。其实,大家也看惯了路上千篇一律的汽车。如果突然出现几辆痛车,回头率肯定老高了。相信那时,路人们不仅不会"視線が痛い",还会争相拍照。不过毕竟是在公路上,一定要安全第一,如果你真看到了一辆痛车,一定要悠着点,不要激动过头了。

       总而言之,只要是喜爱ACG文化的日本人,都渴望能拥有一辆自己的痛车。有钱的人把自己的痛车打扮的更加绚丽夺目,没钱的人也可以把自家的痛摩托或者痛响铃整的个性十足。所以大多数喜爱ACG的日本年轻人就这样爱与痛交融着,快乐着。也许他们可以错过一年中樱花飘落的浪漫,但永远不会放弃自己心中对痛车的那份喜爱与执着。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爱与痛的交融 感受日本汽车“痛”文化

一猫汽车网 2015-02-07 01:05:00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