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有这么一档子事:英国一名富豪到巴黎旅行血拼购物,但因起飞前获悉英国的油价更便宜,每公升油价较法国便宜9便士,为了省油钱,竟把可装满386公升油的油缸只装了244公升,他没料到会遇上逆风,结果燃油耗尽,落得机毁人亡的下场。就算他在法国把油箱全部加满,其实也就只比在英国贵10几镑。
嗯。。这是一个富豪太抠门把自己抠死了的故事。
猫哥认为除了石油公司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对高油价深恶痛绝。油价高昂除了直接增加出行成本,还将影响运输、能源和原料的价格,间接拉高了整体物价水平。从去年7月开始国际油价一路下行,国内油价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十三连跌,国内成品油消费税趁势三度上调。即便如此,国内油价还是超过美国的油价水平(当然,裸油价仍然低于美国);在世界上石油净进口国中,美国的油价属于最低。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油价是怎么组成的。
假设在13连跌后成品油单价5.8元一升,那么在其中包含了增值税0.843元、消费税1.52元、城建税0.165元、教育费附加0.071元、地方教育费附加0.047元、企业所得税0.047元。如果石油是从国外进口的话还包含了关税0.248元。
经过三次的消费税上调,我国成品油消费税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其中,汽油消费税从原来的1元/升提高至1.52元/升,而柴油也从0.8元/升提升至1.2元/升。
然而,经历了多次的消费税上调,我国在成品油消费税征收方面,仍然与国外成熟国家的征收水平有着一定的距离。
当然,这是官方的说法。
假设把一辆汽车加满一箱油,需要耗费300元。不过,在这300元的价格中,并非完全属于油的价值。其中,还包括了增值税、汽车消费税、城市建设费及教育附加费等费用,共占据总价超过30%。换言之,如果不计算其他的额外成本,光是税费就占了近1/3的价钱。如果税费继续涨下去的话,只加税,不要油钱这句玩笑话或许真的会成真了吧。
十三连跌后的两连涨
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当日24时(2月28日0时)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柴油零售价每吨分别上调390元和375元,折合90号汽油每升上涨0.29元,0号柴油每升上涨0.32元。此次上调落实后,预计全国93号汽油将全面重返六元时代。这是成品油价今年内的首次连涨,从调价幅度来看,本轮油价不仅创出2013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以来的新高,也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涨幅。不过有内部人士表示:经过前期冲击之后,国际油价面临大幅回调压力,短期内可能会持续震荡向下。因此,预计后期国内油价“三连涨”概率相对较小,相反,下轮调价迎来下调的概率更大。
据测算,油价上调后,百公里耗8个油的私家车每月若跑2000公里将增加48元左右的用油成本。仅管具体分摊下来每月额外支出的油费并不算多。
猫哥想在这里问一句:发改委趁降价时涨上去的消费税什么时候能降下来?
请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或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