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国产奥迪Q5正式投放,也就是从这天起,Q5有了属于自己在中国的本土情怀。
何为本土情怀?有着属于这个城市特有的历史、人文文化,并且从这些特别的文化中,人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情感的心境,就是我们说的本土情怀。在广州,你总能在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找到这些本土情怀,不过,这次猫妹带着国产新奥迪Q5,从越秀区来到黄浦区,寻找着历史文墨的本土与混血情怀。
其实在越秀区,就有着广州最本土的骑楼建筑,不过猫妹这次想要寻找的,却是一直伫立在本土骑楼中的混血儿—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周末,慵懒的猫妹驾着Q5来到位于越秀区一德路的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这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有趣的是,这座石室圣心大教堂是由一名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的。这也是猫妹为什么要带上Q5来寻找历史情怀的原因,德国的设计,中国的制造,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位于教堂正门左右两边的基石上刻有“JELUSALEM 1863”(右/东边)和“ROMA 1863”(左/西边)的拉丁字和年份,这代表着耶稣基督在东方亚洲的圣地耶路撒冷(JELUSALEM)创立了天主教,是教会的“根基”,后来兴盛于西方的欧洲及世界各地,是天主教扎根、成长和发展的“土壤”。
说来奇怪,我国的百姓生活中都有着烧香拜佛的“传统”,但对于这个“外来”的天主教教堂,还是有许多人会抱着一颗好奇之心前去一探究竟。无独有偶,不管是教堂还是寺庙,当我们跨过门槛后,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即便你只是一个来参观的游客,也会放轻脚步,静静地欣赏着室内的壁画与建筑,生怕弄出点什么声音会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感受完教堂文化的熏陶,接下来就一路向东,来到位于海珠区石基村的黄埔古港。
可能对于不太了解广州的朋友就会留意到一点,为何黄埔古港不在黄埔区而在海珠区?猫妹来告诉你,其实在广州还有好多这种好玩的地名或景点名字都存在着淘气的“搞怪”,所以在广州要切记以下口诀,就能基本保证你不会“荡失路”。
白云路不在白云区,在越秀区;
海珠路不在海珠区,在越秀区;
白云区医院不在白云区,在天河区;
黄埔村不在黄埔区,在海珠区;
白云宾馆不在白云区,在越秀区;
海珠广场不在海珠区,在越秀区;
白云国际机场不在白云区,在花都。
猫妹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黄埔古港的历史。黄埔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叫“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其实广州叫黄埔的地方很多,但黄埔村应是这个地方最早的出处。说来还有一段故事,话说黄埔村原本叫“凤浦”,清代的时候这里停靠了许多外国商船,因为外国人发音不准,总是把“凤浦”读成了“黄埔”,久而久之,原来的“凤浦”渐渐被忘却,便成为了今天的“黄埔”村。
尽管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但随着时代的迁移,古港除了几个历史古迹和一些老字号的食店外,居民楼也早已重盖,路旁都是居民们的小摊和翻新成小清新的“情怀”店铺。这里聚集了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勤奋的生意人、休闲的本地人、追逐打闹的小孩、慵懒的小猫小狗,都缺一不可的成为了黄埔古港休闲舒适的一副生活画卷。
古港的历史建筑里,有一座叫做姑婆屋,建于清代,是黄埔村自梳女聚居之所。屋内分隔为各自独立的单间,具有晚清时期建筑特色。其实在广东地区,有着“老姑婆”一词的说法,当然这是个贬义词,意思是讽刺那些已经过了婚育黄金时期,但仍未婚的女性,是具有一定偏见色彩的词语。而在封建社会一些女子不愿受封建礼教束缚,自食其力、终生不嫁的是被称为“自梳女”,又称“姑婆”。所以“老姑婆”一词也是古代词语衍生而来,不过于封建社会时“姑婆”却是对于女性带有敬佩的褒义词。
走着走着,肚子开始不自觉地“奏乐”了,因为在黄埔古港,不仅有悠久的古建筑,还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而越是在这种有着丰富历史的小村落里,越是隐藏着富含本地特色的美食。如闻名中外产妇必吃广东汉族传统名菜—猪脚姜(又名姜醋);用米浆制作出又Q又香嚼劲十足的濑粉;古港必不可少的招牌菜—古港烧鸡;口味仅次于荔湾的著名艇仔粥;现场炮制的香浓姜撞奶……猫妹就不一 一介绍了,因为嘴巴已经忍不住要开吃啦!
正餐和餐后甜品都尝过,猫妹满足的离开了这个充满情怀又能饱肚的地方。本来今天的在路上旅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可是当猫妹看到美丽的日落,却又忍不住想要追着它奔跑,便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琶洲的珠江边来文艺一番。夕阳西下,断肠猫妹在江边。
一整天下来,不仅肚子被填饱了,精神的食量也已经“补充”完毕。虽说音乐无国界,其实文化也是无国界的,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Q5的国产不仅顺应了中国市场,也在产品上做出了中德文化的融合。
(全文完)
请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或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