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有媒体跳出来抨击比亚迪总裁王传福:8年前你说2015年要做到“中国第一”,可这2015年到了,您嘛时候才是天下第一啊?当然,结果可想而知——他被迪粉们喷得体无完肤。
其实这事在我看来并不为过,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嘛,比亚迪那时候造车也还没几年,销量好的一塌糊涂,难免会自我膨胀。再说,媒体也不能老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要建设性地看问题,至少这几年比亚迪增长还是很平稳,买比亚迪股票的人赚了不少钱。
但这事如果搁现在还发生,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几年前你可以说自己“很傻很天真”,现在还放卫星,只能说智力不够了。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就让我的胃部极度不适。上汽集团的领导要求,上汽自主乘用车业务到2020年必须实现100万辆的目标。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从2015年开始,荣威加名爵必须连续5年以近5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才能实现年销量100万辆的目标。
我勒个去,就算是牛气冲天的大众,估计也不敢放这炮啊!
本着一猫汽车网专业客观理性的职业要求,我做了一点功课,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冠军,一汽大众用了20年实现0到100万辆的突破,上海大众用了16年,上海通用用了12年。用时最短的是北京现代,为11年。
本土品牌中,乘用车(不含微车)年销量超过100万辆的还没有,去年的冠军长城汽车也只有61万辆出头。长安汽车是四大汽车集团中表现最显眼的,去年自主乘用车销量也只有57万辆。当然,无论长城的61万辆还是长安的57万辆,它们做的已经非常好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凡事都有个过程。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一汽丰田2020年目标只有100万辆,这不符合规律啊。2014年一汽丰田的销量已经接近60万辆了,未来5年每年只增长13%就够了,全球老大跟中国的本土品牌相比简直是太低调、太保守了!
想来想去,理由只有一个,领导人需要政绩啊——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很多年,国企改革很多年,但国企的很多做法,还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比方说喊口号啊,放卫星啊,表表决心啊什么的。
对于国企领导人而言什么最重要?以小人之心猜测,任期之内的销量增长和突出业绩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是否杀鸡取卵,也许不在考虑之中。
当然,中国也不仅是只有上汽在喊口号,比方说长安的目标是2020年600万台,北汽集团2020年500万辆,广汽“大自主”2020年100万辆……如果这些目标都实现的话,我可以肯定中国每一条街道都会变成停车场。
最后,我还是希望2020年上汽100万辆自主乘用车销量目标能够实现,不管怎么说也是咱们本土的品牌,本土品牌多卖100万辆,外资的就能少100万辆。不过我还是希望本土的企业能够更理性一些,毕竟中国车市已经不是10年前井喷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