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新车,销售员的保险行业术语让你云里雾里;几年没有出险记录,你的保费与路怒症患者们却没大区别。这样的车险服务当然不合理。在今天上午的2015中国汽车保险发展论坛上,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王和指出,这次车险改革的最大诉求,就是消费者维权。
瑞士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意外险核保副总裁孙晓宇,拥有8年在美国保险企业的从业经验。一位行业前辈的预测让他当时感到不可思议,“未来的车险产品能够为马路上行驶的每辆车定不同的保费价格”。孙晓宇从事过的工作包括产品管理、产品定价、建立定价模型和风险管理,现在,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分析,根据每辆车的技术规格、车主的驾驶行为,实现为每辆车定不同的保费价格成了他新的工作。
车宝UBI的用户们,凭借良好的驾驶行为,每天能够获得3-5元的奖励,所积累奖励能够直接用来购买下一年的车险。如何获得奖励?安装在车辆上的OBD产品,可以记录你行车中的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超速、疲劳驾驶等行车信息,通过数据的上传和对驾驶员的评级进行奖励。不只这家公司,一些欧美先进的保险产品都将这些驾驶信息作为保费定价的重要考量。也就意味着,驾驶习惯不良的路怒症患者,无谓地按一次喇叭,可能付出更高的保费。
论坛上的多位演讲者都提到,保险价格的恶性竞争。保费的价格低,相应在厚厚一沓保险合同中的服务条款也打了折扣。中国的很多商业车险服务,在出险理赔、道路救援等服务体验缺乏人性化,企业将竞争的重点放在了价格工具上。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海庆提出,保险产品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差异化服务。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车险产品,不只要注重价格,还要选择服务。
这需要消费者转变自己的意识,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王和认为,这种意识的转变更多的需要市场机制来驱动。根据江苏省2009-2013年的车主数据分析,其中男性车主的商业险出险率为46.22%,女性车主则为48.45%。针对女性车主出险率高的情况,已经有企业提供了专为女性车主提供的商业车险。像这样的特色车险产品,在车险的变革创新下会有更多。
保监会于3月24日公布《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今年6月将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等6个保监局所辖地区试点车险改革。根据《方案》内容,很快新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也将推广到全国更多城市,车主良好的驾驶习惯即将“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