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车从设计之初,就已被定义好它的属性—跑车、轿车或是商务车。就像奔驰S级,即便是历经多年的更新换代,它也依然是一辆豪华轿车而不曾改变,就像祖先的血统也会在子孙后辈的身上得以传承。然而偏偏就有这么一款车,它只因时代而生,那个时代流行敞篷,它便造一辆敞篷车出来。所以在它的历史档案里,你却能发现原来它曾拥有过性能车、运动车、轿车等各种车型。到底是谁如此有个性呢?它,就是克莱斯勒300。
如今的克莱斯勒300,从2004年开始至今似乎已“安定”下来要成为一款安静的行政轿车,并在致力向豪华级别不断迈进。读到这里,也许你会好奇为何我会使用“安定”这个词来形容,因为接下来我不会告诉你,已到花甲之年的克莱斯勒300,曾经都经历过怎样的风云变化。
性能车的诞生
20世纪50年,美国人民生活富足,家家都已普及了轿车。然而当时的石油价格低廉,人们便开始对轿车有了更高的追求。车体大而美,发动机缸数多而酷炫,也就是在这样的用车背景下,美国的大马力肌肉车开始兴起。当时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入到8缸、12缸甚至是16缸发动机的研制队伍中,不遗余力的制造出一批批大排量、大马力的发动机。而克莱斯勒则研发出了一款排量为5.4升的V8 Hemi发动机,它的最大马力可达到180匹,这对于那个年代,动力还处于100左右的发动机来说,无疑成为了非常大的动力突破。随后又经过工程师多次的技术升级与调校,最终这款V8 Hemi的发动机最大马力可达300匹。
然而这对于当时的克莱斯勒来说有点困惑了,因为他们旗下并没有一款合适的量产轿车能驾驭这台高达300匹马力的发动机,怎么办呢?“咱们为Hemi造一款量产车呗。”此时工程师向克莱斯勒提议。于是工程师在有限的预算下,利用了克莱斯勒顶级车型“帝王”(Imperial)的车身前部、“纽约人”(New Yorker)车型的硬顶双门车身,以及“温莎”(Windsor)车型的后侧板,将其组合成一台新的车型,并以这台具有300匹马力的发动机而命名。于是在1955年,第一台克莱斯勒300就此诞生了。
然而,真正让300成为一辆名副其实的性能车,全因300不仅参加了1955年的NASCAR赛事,还力压福特和雪佛兰的车队,获得了当年车队的冠军,并且在接下来的38场比赛中,又赢得了18场的胜利,瞬时间300成为了赛道上的宠儿。无疑,这时的300让人们感到惊讶的同时,又坐实了它是一辆性能车的地位。
造型夸张的性能车
从1956年300系列的第二款—300B开始,300使用字母来区分车型的年代,每年的新车型都会使用一个新的字母来命名,此后便开始有了300C、300E、300F……300L等车型。不论是发动机还是车身内饰的更新,每一年都必然有一次300更新的产品出现,这与某水果手机品牌更新产品周期不谋而合了。
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随着喷气飞机时代的来临,汽车造型也趋向更低、更长、更宽的设计,并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翅。于是,这个时期的汽车造型便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另一个则是尾翅的流行。克莱斯勒看到了尾翅的流行趋势,便在第二代300上加入了夸张的鱼鳍尾部造型,并重新设计了车头大灯,于是,后来成为300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辆车出现了—克莱斯勒300C。
敞篷车的演变
其实世界上最早的敞篷车是1899年欧宝的Lutzman三座汽车,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在美国开始流行起来。因为当时有位年轻的车手驾驶着敞篷捷豹XK120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获得了冠军。而在1955年,福特雷鸟8缸双人座敞篷跑车的推出,更使得美国人开始对敞篷车有了高度的关注,并认为敞篷车就是运动车。
也许也因为当时美国拥有充足又便宜的钢材和燃料,美国车们都开始“走”敞篷的路线,克莱斯勒300也不例外。这不,300C可是不甘示弱,立刻就推出了300的第一辆敞篷车型,事实上,这辆敞篷车也为300C带来了可观的销量。
运动型轿车的进化
可是当敞篷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用品时,它就不那么运动了。于是到了1962年,克莱斯勒决定将300分为两个不同的系列,一个传统的“字母系列”,另一个是全新的“运动系列”。这个“运动系列”基本上是取代了克莱斯勒原来的“温莎”车型,并且还推出了300系列里的第一款运动型硬顶四门轿车。
“运动系列”的300在售价上要比“字母系列”低,当然在性能上也不及300H强劲。但似乎这个“运动系列”的300让人们产生了混淆,300H在销量上远不及“运动系列”的四门轿车以及敞篷车给力。而一直占据300系列销量榜首的“运动系列”车型,似乎更为当时的人民所喜爱。
试图成为家用轿车寻找出路
也许是五十年代对于“大而美”的概念用力过猛了,到了六十年代,人们开始抛弃这个观念,反而喜欢上传统保守的汽车造型,并且小型车又开始在美国流行了起来。所以爱紧跟时代潮流步伐的克莱斯勒300,在1963年的第四代300的造型上,摒弃了原来那夸张的尾鳍设计,以及大面积的镀铬装饰,整车的线条造型更加简单而流畅。
原以为就此能“挽回”销量的300,却不曾始料自己再怎么努力,销量也还是不如“运动系列”,于是就在1966年那一年,克莱斯勒决定将传统的“字母系列”停产了,克莱斯勒300变成了克莱斯勒家族中普通的一员,也不再是性能车的代表,只能乖乖地当一回普通的家用轿车。
可是,似乎300还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却败给了美国排放限制法。就在1971年法规出台后的隔年,克莱斯勒宣布300正式停产。
摒弃肌肉车元素,首次尝试前驱车
就在300停产了7年后的1979年,当时的福特前总裁李·艾柯卡进驻了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后,决定将300重新“装饰”成“科多巴”—已在售四年的克莱斯勒中型个人豪华轿车,“借壳上市”。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于是300从那时起,一停就是20年。
直至1998年克莱斯勒和戴姆勒-奔驰进行合并,300M的出现才算得上是300的复活成功。为何会成功?300M抛弃了当年300系列的纯种肌肉车、大马力等的元素,加入了欧系车的设计元素,重点提升性能与配置,并第一次将300改成了前驱轿车。
与奔驰同源,立足为行政轿车
尽管300M算是戴姆勒复活克莱斯勒的一个成功之作,但克莱斯勒始终得有自己的平台来造底盘吧。于是奔驰贡献了奔驰S级(W220)双叉前悬挂结构,和(02-09年)奔驰E级(W211)的五连杆后悬挂,底盘和转向机系统,最终搭建成了克莱斯勒LX平台,并在2004年生产出了新一代后驱车款的300,并重新命名为300C。
至此,奔驰E级的行政轿车“基因”也已深深地植入到全新一代的克莱斯勒300C中,尽管后来因财政问题又再一次易主,但克莱斯勒300C似乎坚定了自己成为行政轿车的定位,时至今日,也从未更改过。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300的历史好唏嘘,会不会觉得如果300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一辆性能车,也许它能为克莱斯勒带来更好的效益,以不至于在接下来的60年里要经历长达20年的停产时间。可自始至终,我们可以说克莱斯勒300就是一辆只为美国人而造的车,只要那个时代流行什么,我就造出什么样的车;只要那些最能为美国创造价值的人们喜欢什么样的车,我就造车什么样的车。克莱斯勒300,就是如此纯正又有个性的一辆美国车。(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