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安逸动6AT车型的正式上市,长安汽车集团完成了累计300万产量这一伟大目标。今年1-11月,长安品牌汽车累计销量也达到了157.3万辆,不仅在自主品牌中排行第一,而且长安也成为了自主品牌汽车占比接近60%的汽车集团。
产量达到300万辆对长安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那么长安在未来的战略重心会放在哪里?产品布局会有什么变化?新能源战略会让我们刮目相看吗?面对如今自主品牌高端化的现象,长安又会怎么看?猫哥有幸与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副总裁李伟等领导作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轿车占比或超越SUV
正如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所说“今天我们获得的成绩,是我们过去3-5年所努力的成果。”长安汽车在过去的努力我们都有目共睹,除了爆款车型的有力支撑,长安也是是目前难得没有“偏科”现象的自主品牌企业,SUV、轿车、MPV等车型都得到均衡发展。
据了解,明年长安将会加大新产品的投放力度,包括中大型SUV CS95、紧凑型SUV CS55、紧凑型轿车C301、MPV V301将会在明年陆续上市。面对目前需求旺盛的SUV市场。长安会不会改变产品策略,加大SUV方面的开发力度?话句话说,长安目前各领域均衡发展的态势有可能会被打破。
对此,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表示,面对目前的市场环境,SUV以及MPV车型会在短期内得到优先发展,但综合成本、油耗、排放以及政策原因来看,轿车会是长安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李伟还给出了具体的量化比例:大约在2018年,SUV在长安品牌汽车中占比约35%,而轿车会在35%或者更高,MPV占比10%,剩下的是其余各类车型。
相比之下,目前有不少自主品牌存在SUV比重过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超过90%的销量来自SUV车型,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健康的。而长安汽车在各领域均衡发展依然会成为其未来的竞争优势。
变速箱技术稳步发展
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无论300万辆还是350万辆,数字是次要的,达到一定规模后,技术才是推动车企往前发展的动力。那么在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四驱系统方面的发展,长安又有什么准备?长安汽车副总裁刘波给了我们详细的答案。
“虽然今年长安推出的新产品不多,但我们在动力总成方面的发展是很快的。例如在变速箱方面,我们推出了搭载在CS15上的DCT(双离合变速箱)以及逸动上面的6AT,发动机方面的升级也比较快,包括1.0T、1.5T以及在CS95上的2.0T发动机。”刘波表示,“未来我们会推出性能更好的6MT以及能承受270Nm的DCT变速箱。四驱系统方面,我们不会自己去开发硬件,但在软件方面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
相比于竞争对手们过分强调的性能指标,长安在技术发展方面的步伐相对稳妥。与其追求过于先进的指标,长安更愿意在质量以及用户体验方面下功夫。因为新技术可以带领企业前进,但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成为拖累,特别是对于一个规模上量的企业来说,质量问题是最为致命的。
电动车续航达到600公里?
在新能源车面,长安预期能在2020年销量达到40万台。这看似一个比较难以捉摸的计划,毕竟受政策方面的影响比较大。李伟介绍到,在2017年,长安会推出8款新能源车,其中5款是商用车、2款轿车以及1款MPV。
而在电池研发方面,长安一直处于后来居上的角色。因此,他们会跟国内最好的电池工厂合作,不排除会采用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确保长安在电动车方面有领先的优势。李伟表示“到2025年,长安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达到600公里。”
今年不少自主品牌车企都推出了一些高端化车型,甚至是发展出旗下的高端品牌。自主品牌“冲击天花板”的热潮再一次出现。我们好奇的是,长安对此现象会持什么态度?会不会考虑发展自己的高端品牌?
“自主品牌要获得品牌提升,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产品转型升级,二是创造高端品牌。”李伟表示,“长安汽车更倾向于第一个途径,先把自己的内功做好,提升品质和性能,再去想品牌提升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要做高端品牌的打算。”
李伟的回答符合长安汽车一贯以来的作风,稳打稳扎,不冒进,与其产品风格也十分敏合。正如最新推出的逸动6AT系列产品,长安在善于挖掘每一款车型的潜力,以更好的技术提升产品的内涵,远比空泛的高端品牌来得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