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用车 > 正文

尽得大哥真传 试驾奔驰全新C260L

2014-11-07 00:34:42
       [一猫汽车 原创试驾] 看到网上不断有人这样评价新C级车——颠覆的、翻天覆地的、全面革新,等等。这些“激烈”的形容词让我好生好奇,也隐隐有一丝担忧。在我看来,世界上所有的汽车品牌,最不需要“颠覆”的就是奔驰,如同全民偶像George Clooney,忽然走起了Steve Carell的路线,你受得了吗?



       几年前在日内瓦车展后的晚餐聚会中,有机会和奔驰现任设计总监Gorden Wagener聊过。当时,他向我透露,未来的奔驰,将更多地加强家族脸谱的设计风格,当时风格各异的S、E、C三大主力车系,未来都将趋于统一的设计风格。这个表态让我很吃惊,要知道,尤其是最近十年来,全球车企似乎忽然受到了什么刺激,纷纷加强了对旗下车型的“DNA”控制,简单地说,就是让同一套设计风格,渗透到各个级别的车系。


       大家吐槽得最欢乐的大众系列,把这种“套娃”风格玩得那是极致,从辉腾到POLO,视力稍微跑偏的童鞋在100米开外随时分不清楚。对此,汽车江湖上充满着质疑声,大家纷纷以奔驰旗下各款车型,都坚持不同风格为榜样,来作为讥讽大众奥迪设计师“偷懒”的有力证据。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全新一代的S级(W222)震撼了所有人,这部车和Gorden Wagener在2010年在日内瓦车展上,带给大家的奔驰F800 Style Concept,在设计上显然是同源的,新S作为F800的现实款型,基本奠定了未来奔驰新的设计方向。接下来的中期改款E级车,取消了“四眼”设计,让包括我在内的一群“四眼E”粉丝很是纠结,虽然一时接受不了,但也不得不承认新E级那张酷似新S的前脸很有魅力。



       这很有意思,同样的事情,奥迪和大众干就被讥为偷懒,而奔驰干却收获了一片的叫好。我们没有资格评论究竟是谁更高明,但奥迪和大众作为先行者,我们对它应该更宽容;而奔驰,在吸取了更多的经验后,做得最好也是很应该的。说了那么多,我是希望为大家找出一条新C级车进步的线索,新车的进步绝不是所谓的“颠覆”,而是有章可循,很奔驰式的进化。


       我参加了上一代C级车(W204)的全球首发,当时奔驰为这款车发布了两张前脸,一款是传统的瀑布水箱配奔驰立标的优雅型,一款是把大LOGO镶嵌在前脸格栅的运动款型。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被解释为奔驰希望争取更多年轻客户的举动。事实证明,这个设计非常成功,运动型前脸深得年轻人的喜爱,成功为奔驰品牌注入活动。在中国,超过70%的C级车用户选择了这款设计,而这个设计,也被向上推广到E级车。



       所以,来到全新一代W205,双前脸的设计理所当然得到沿用,而酷似新S级的轿车版本,前脸还内扣乾坤。轿车版本配备了一个类似百叶窗“面具”——AIR PANEL智能进气格栅,空气隔板会根据冷却需求,通过移动辐条来开关散热器格栅,这种设计可以在高速行驶时减小空气阻力。



       更让中国用户得到满足的,是新车首次推出了加长版本,2,920mm的超长轴距,比之前增加了160mm,这种改变对一家认真负责的汽车企业来说,不亚于重新设计一个车系,在车型整体的设计和制造生产上都带来更多要求。现在,哪怕是最挑剔的车迷,都不可能说新C级车因为加长而导致车身线条的不协调,因为增加一个加长版车型的决定,早在新车开发之初就已经作出。现在,我很满意新车的后排空间,和老对手A4L和长轴距3系相比毫不逊色,昔日C级车最大的一块短板已经补全。




       新车根本不需要有什么颠覆性的改变,只需补齐短板,再进一步发挥所长,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在新款C级车出来之前,很少人会拿C级车和S级作什么比较,C级车要不就是和对手比,要不就是和自己比。因为S级就是皇冠上的宝石,地位超然,从设计到装备,还有用料等等,都一直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并明显高于C级和E级。



内饰设计更是亮点:






       除了外形,内饰的细微之处,也显现出S级的高水准。车厢设计进步很大,整一个中控台,使用逻辑都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变。昔日密密麻麻的按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类似S级的琴键式按钮,常用的空调控制都在这里。




       而更复杂的功能,都被集合在COMMAND系统里面,新的COMMAND旋钮还集合了手写屏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拼音蹩脚的用户,也让操作指令变得直接明了。如此一来,意味着奔驰的中控台设计,终于在追求设计感和集成化两方面取得平衡。


       最近几年,奔驰车为了减少车厢按钮数量已经做出了努力,但以前的COMMAND系统会让所有使用过的人迅速抓狂,就像当年的i-Driver一样。德国思维大概是这样的:我为这部车准备了一个功能,那就必须为这个功能配套一个控制系统,当然也要有相应的一个按钮,这样才是尊重技术,尊重汽车工业的表现。


       当年的宝马曾试图简化这一切,开发出i-Driver系统,但玩了一代车型后就被投诉得不行,结果增加了两颗按钮,再后来又增加到现在的八颗按钮。用过新C级车的这套系统,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大家,COMMAND终于有点人性了。



       而我,则迷上如同宝石般,镶嵌在前门边上的电动座椅调节按钮,忍不住发了一条微博:“我特别喜欢这组按钮,特别有质感,特别不像塑料。喜欢到,想把它们掰下来,兑水服用掉……”。对细节的拿捏,新C级车远比奥迪和宝马高明,车厢中最显眼的位置,用上大面积钢琴漆面木纹饰板,搭配缝线软质仪表台,多么的恰到好处。入夜,多达三种颜色可选的车厢环境灯,营造出迷人的氛围。



       对于C级车,根本无需用到S级上的名贵的材料,大家要的,只是一种感觉,同样的豪华,却更亲切一些。



舒适的试驾体验



       新的2.0T发动机,是中国版车型的主力搭配,当然,增压发动的好处是,仅仅通过对ECU的调教,就可以区分出C200L和C260L两个版本。另外,奔驰还为大家准备了一款1.6T发动机,搭载在C180L上,这款车型的加入,让新C级车的价格下探到30万出头。



       我测试的C260L,是价格为47.9万的顶配车型,奔驰骄傲地宣称,在顶配的C级车上,配备了来自S级的主被动安全装备。例如碰撞预防辅助系统增强版,三重智能保护(1-提醒;2-帮助驾驶员增加制动力;3-自主施加制动)为驾驶员防止与前车追尾。还有主动式停车辅助系统增强版,使得C级车成为这一细分市场唯一不用踩刹车停车入位的车型。


       此外,还有盲点辅助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说了这么一大堆,是不是有点儿晕?我只想告诉你,这些东西如同在车子周围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任何有机会对安全构成威胁的状况,都会及时通知驾驶者作出反应。



       C260L拥有155KW的最大功率,不要期望这会带来多么澎湃激昂的动力表现,还有那个具备“运动”和“舒适”选择的驾驶模式按钮,也不要指望它能有像宝马那样明显的驾驶感觉变化。一如既往地,哪怕是AMG一类的跑车,在奔驰的眼中都只有“舒服”和“更加舒服”两种选择,就更别说一部C级车了。



       哪怕是油门踩到底,变速器释放出来的动力也是循序渐进,给足了乘客心理和生理准备的时间。


       这次试驾,我没有机会挑战新车在极限驾驶时的表现,说实话我也没有兴趣,至于网上有人问我:加长轴距会不会拖操控的后腿?抱歉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是的,如同我没办法接受George Clooney跑去拍Steve Carell那样的无厘头喜剧一样,我也没办法接受一部不懂得克制,时刻在挑逗我出格的奔驰。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尽得大哥真传 试驾奔驰全新C260L

2014-11-07 00:34:42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