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容量仿佛一夜扩张,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将目光放到了中国,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这样的动作是对中国工业的肯定,也是自身市场和成本控制以及竞争力的驱动。但在这其中,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奥迪垄断了中国“官车”市场十几年,虽然最近打折打得挺狠的,但其作为最早国产化的品牌,在街上还是能看见许多“A6L”的,但是,车企们好像都很聪明,他们将自己定位中端往下的车系国产,纯高端,土豪级的车系依然由母公司生产。奥迪到A6,Q5就停了,A8,Q7以及S系列均未引入国内生产。宝马也仅仅是3系5系和X5国产,剩下一股脑也都没能进来;奔驰那边除了福建奔驰的几款商务车,国内也只生产了C级E级和GLK而已!额,小鬼子真不傻,金坷垃全自己藏着了。
很多豪车品牌出于品控的心理,担心中国的组装质量,对国内供应商部件的品质不那么信服,担心自己多年以来的牌子砸在这上面。另外,也是抓住了一部分消费者对“血统”的追求。你们看看,我们给你真正想要的,原汁原味的血统,超豪华定位,高回头率!要的就是稳,享受!钱,对于这些人说钱,多俗!有钱就是任性!文化,我们传递的是文化!如果想要实在的,我们有国产的车型,豪车那块牌子在那放着呢,你们不就喜欢长吗,加个“L”给你们,“L"你怕不怕!
其次,自主品牌所独有的”天眼通“技能让很多豪华车品牌闻风丧胆,不就是张脸吗,今天就做给你看!
你有X5我有双环ECO,你有C级我有吉利豪情300。你敢卖50万我就敢卖5W!而且豪车入华很多时候都要通过合资企业来实现,技术一旦转移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就想不到了。揽胜极光前面加上奇瑞捷豹路虎仅仅是换个产地而已么?要是不信,等着看,奇瑞下一款SUV车型出来,你看内部总成和极光有没有关系。豪车品牌的”百年情怀“可不想在中国做成”小米手机“。
但在这些品牌之中,它们也不是一致对外的,”奥迪,奔驰,宝马“组成的三驾马车稳稳地坐在第一梯队上。它们不愁销量,它们的”国产化“更多属于一种组装风格。核心技术还是在自己手上的。(猫弟一直觉得华晨宝马不算宝马)
而下面的”第二梯队“就不这么想了,英菲尼迪,沃尔沃,捷豹,路虎,凯迪拉克纷纷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纷纷掏了自己的家底往里钻,最狠的是沃尔沃,直接把自己卖给了吉利,并凭此跻身政府采购名录,成为政府采购名录中唯一有洋品牌血统的豪车品牌,下一个十年的“官车之路”能否由沃尔沃领跑,很值得期待。
但猫弟更希望的是,豪华车在国产化的同时能否同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一些差异化设计,不是要卖得便宜搞得加长就完事,加装一些更接“地气”的配置才是真理。自1984年大众走进中国以来,汽车的使用理念越来越普及,当年只能在汽车杂志上YY的豪车,现在在大街上也能随时见到,这才是豪华车落地中国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