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则新闻热点,一位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一家医院的“不靠谱”,同时踢爆了“竞价排名”这种不合常理的广告方式,广告,不一定要在电视广播中高谈阔论,一个简单的搜索关键词,照样能成为广告。9日,国家网信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发布了针对百度的调查结果,调查组认为,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百度竞价排名机制存在付费竞价权重过高、商业推广标识不清等问题,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容易误导网民,必须立即整改。
对魏则西的离去,我们表示十分遗憾,但这种“关键词广告”仅仅只在医院中出现么,不好意思,汽车圈中同样存在,而且,更为离谱。
猫哥发现一个怪现象:写文章时但凡提到众泰汽车的新闻时,下方的评论列表中总会有如同“众泰汽车总经理”,“众泰汽车研发部部长”这样的ID名来带节奏,它们的回复多为“请大家支持中国品牌”,“众泰汽车会做的更好”什么的,稍微懂汽车的都知道,众泰基本就是“大众汽车浙江分厂”,它们的产品在外观上基本模仿自大众。
现在中国汽车高速发展,我们还需要这种“模范秀”吗?颜值内在比众泰做得好的一抓一大把,众泰是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么?需要“水军”来为自己的产品助威?多说一句,搜索“众泰汽车质量问题”关键词,这个时候没见到“众泰领导们”来带节奏了?
猫哥经常能够收到各家车企发过来的新闻稿件,上面写着“在XX排行中我们获得第一”,看多了之后,都是套路,文章开头:在通过电话调查,和基于消费者大数据的分析中,XX品牌在获得XX排行第一。”讲真,垃圾电话我每天都接不少,调查电话从来没接到过。
猫哥随便举几个世界有名的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特恩斯,麦格劳-希尔(JD·power市场调查就属于其旗下)。这些公司给出的调查结论在全球来看还是比较公允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调查体系,再反观国内,除去中汽协和质检总局这样的排行版有一定“公信力”之外。至于其他的“XX研究委员会”,“XX咨询机构”给出的排名,看完之后,笑笑就好。
怎样让一个“排行榜”看起来更有公信力?猫哥是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中国的汽车排行榜,越来越像“高级软广”了。
纯种德棍——我们坚信德系车的牛逼科技和前沿技术,美系喝油如喝水,日系的薄皮大馅,自主的便宜低质。只有德系车才是正统,德国车坏了,走上两步就能在边上找到油纸包好的新车!
日系为王——人在做,天在看,买了德系留隐患!减配置,烧机油,还断轴。瞧瞧我们日系,经济实用还漂亮!好车无国界,你可以不选择日系,但千万别买德系!
中国品牌就是不好——奇瑞奇瑞,修车排队!中国品牌就是“创业型车辆”,开满三年,立马换车,要不然,每天都和修车打交道。同样是发动机异响,在合资车上叫“可以接受”,中国车上叫“明天散架”。中国车就是反应了国人畸形的购车观: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牌子装最大的逼。
闲着没事,为黑而黑——“尼玛,这定价这么贵,坑爹呢?”,“卧槽,脸设计成这样,是人看的?”,“鬼子新车,谁买谁汉奸!”,“这车国外卖这么便宜,引进国内这么贵?”总之,它们有各种理由,反正这车就是不好。
如果经常浏览汽车网站,对这几类肯定不会陌生,反正吐槽无罪,喷子有理。互联网上怎么着都行。猫哥突然想起一个开网店的朋友和我说的一句话:BB的不买,买的不BB。
有种说法,衡量一个人懂不懂车,就看他会不会“黑大众”。大众在国内是有些畸形,它的销量无人可挡,但其口碑也是莫名其妙,不管是汽车论坛,还是大众的汽车新闻评论,都能看到两帮人在猛烈的撕逼。大众车到底好不好?反正很多人说它不好。
“断轴,烧机油,一键火化”这样的观点已经是老黄历了,还拿这样的观点说事,“大众黑”都看不起你,现在的主流论点是“大众集团营利能力降低”,“大众新能源车布局缓慢”这样的行业性问题了。要是愿意收集一些这些观点,总结一下出篇文章,估计上个头版还真没问题。
大众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但被黑的也是最狠的,“黑大众”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不管怎么样,它就是不好。但奇怪的是,天天这么多人喷它,它还是中国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买大众的人不知道其口碑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