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汽车企业而言,销量当然重要,但是除了销量之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评价指标?当然有,那就是综合竞争力。
销量只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制度化的可持续的综合竞争力才最终决定一个企业可以走多远。
“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项目,由一猫汽车联合创始人汪云青于2004年发起,至今已有11个年头。作为一个非商业性的研究项目,“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一直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严谨、专业的态度,以图能为中国乘用车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薄有贡献。
201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将由一猫汽车、广州日报车天下联合发布。据主办方透露,今年的冠军将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三家中产生。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北京现代凭借快速的成长,也很有可能晋级第一阵营。
第二阵营中,华晨宝马、北汽奔驰、一汽丰田等公司将展开角逐。第二阵营大多数是以日韩车企为主,他们也构成了国内车企的主力位置。
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中,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最近几年异军突起,是“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本土品牌第一有力的竞争者。其中,长安汽车销量规模居本土品牌第一,但比亚迪的市场表现也不俗,它的新能源车在业界遥遥领先,甚至远超于合资企业。
部分地方车企在整个调研中得分较低,随着竞争加剧,它们正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相关链接:
合资企业研发能力包含母公司实力 已有11年历史的“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在反映企业长期可持续竞争力方面的严肃性,已经得到市场的检验,但是,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微调,以使结果更加科学。比如,最初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得分项,仅考虑企业本身的能力,这直接导致合资企业该项得分普遍较低,而本土品牌企业,相对在该项得分上往往占有优势,但是,合资公司双方母公司——特别是合资外方的研发实力,会在合资公司的产品上得到体现,所以,从2013年度始,在该项评价上,充分考虑了合资公司母公司的研发实力,受此影响,本土品牌企业在研发项上的优势被弱化了,排名也相应下滑,但是这样的结果显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除此之外,取消了“销量表现”、“盈利能力”两个子项,因为它们更是综合竞争力的结果,而非构成要素;同时,上调了“渠道”和“品牌”两个子项的权重,“研发能力”这一子项,也改为“设计及研发能力”,相应权重也由以往的10分,调整为12分。
随着车市的发展,品牌越来越重要,“品牌”子得分项的权重为12分,与“研发设计能力”一起成为权重最大的选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系品牌该项得分有不同程度下滑,这也影响了日系合资企业的整体排名。 需要强调的是,综合竞争力,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企业的市场现实,但又不是市场现实的完全表现,那样的话,就成了销量排行榜,而不是竞争力排行榜了。 “中国乘用车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由一猫汽车推出,根据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研发实力、人才、企业文化和战略、营销和企业管理水平、渠道、供应链管理等一共11个小项逐一打分,总分为100分,对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需要说明的是,各项得分为相对值,即每项表现最好的企业该项得分设为满分,其他企业以此为坐标相应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