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4月,尽管迎来了上海国际车展,各家车企还推出了各种“官降”试图拉动消费,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上月国内汽车企业总销量为199.45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微跌0.5%,但库存指数却有所上升。中汽协方面认为,今年初预测的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增速7%的目标,将不太可能实现。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4月商用车产销量同比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产销量环比分别下降8.3%和12%;同比产销量分别下降18.6%和17.6%,去年以来的低迷走势未现回暖迹象。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车市产销大户的乘用车,4月产销量环比出现回落,轿车依然大幅下滑,仅靠SUV和MPV支撑市场。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前4个月共销售297.97万辆,同比增长19.4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42.7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4.22个百分点。这归功于中国品牌SUV:前4个月销量达到96.68万辆,同比增长103.9%,市场份额提高14.9个百分点至55.1%,与此同时,中国品牌MPV前4月销量达到67.19万辆,同比增长24.7%,市场份额升至89.6%。即便如此,中国品牌轿车的市场和整个轿车一样是下降的情况,下降的幅度也要高于整体轿车下降的幅度。
数据还显示,1~4月SUV销量排名前十位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8席,长城哈弗H6、 瑞风S3、长安CS35、北汽幻速等车型名列其中。
中汽协副秘书长姚杰表示,从惯例来看,历年3月都是产销高峰期,而4月数据则较低。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较为特殊,春节在2月底,3月应该是车企产能恢复期,从4月开始发力,但从本月的数据上看,市场形势并未如此,轿车产销量增速的下滑,与SUV、MPV车型的放量已经释放出车企生产结构调整的信号。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我国SUV车型在5~8年内都会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达到615.3万辆,同比增长仅为 3.9%,增速明显下滑,但SUV这一细分市场却以高达48.48%的速度保持增长。师建华预计,SUV今年销量将达510万辆左右,增速25%,远高于乘用车预测的8%增速。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现在SUV车型是一股热潮,确实提升了销量。但每款车型都会有高峰期,在此期间车企纷纷涌入,而一旦高峰期过去,蓝海就会变成红海。因此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眼光还应该放得长远一些,不能靠某款车型支撑全局。要实现自主品牌的突围,除了技术提升之外,自主品牌还应该讲究“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份主流车企销量尤其是合资品牌集体亮红灯,销量前十位排名中,有五家车企出现下跌,分别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跌幅分别为 5.6% 、16.9%、16.7%、0.8%,其中一汽大众领跌。
上海大众4月以14万辆成绩再度夺冠,这已经是2015年第四次排名榜首。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分别销售13.22万辆和10.83万辆,排名亚季军。北京现代今年4月销量同比持平略降,以9.03万辆的成绩排名第四位,年内首次回归前五。
另外,长安福特和神龙汽车也实现了增长,分别为6.3%和5.9%。其中,长安福特销量为72791辆,同比增幅 6.3%,前4个月增幅达到11%,不过环比实现小幅下降。而未能进入前十位的广汽本田,也表现不俗,在4月份创新高,销量达到48352辆,同比增长84.7%,前四个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44879辆,同比增长34.4%。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在中国车市产销量双双回落的同时,库存量却创下今年来最高值。数据显示,今年4月初,乘用车库存为96.02万辆,到月末库存已经上升到104.35万辆,增加了8.7%。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去年底中国车市出现的“翘尾”效应,是推高车企库存创下新高,并在今年以来产销量增速持续放缓的原因之一。
据透露,车企为实现制订的全年产销目标,多会采取将年后首月产销量计入上年最后一个月月末产销量的方式,以冲击车企全年销量,但实际上这部分被纳入上年销售数字的车辆,并未批发出去,而是要在新的一年进行逐步消化。
去年以来,因新车流通环节库存高企,车企与经销商的关系不断恶化,甚至出现经销商逼宫车企的现象。同时,随着限购等政策影响,今年经销商的日子将越发难过。(来源: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