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最令五菱人感到庆幸的是,当年在墨斐等人的主导下,五菱品牌得以保全,在坚持“本地化”的同时,上汽通用五菱的管理、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体系也得到了全面改进,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工业30强,拥有员工1万多人,拥有柳州河西总部、柳东宝骏、青岛、重庆等多个制造基地,2014年营业收入达151.8亿元。
根据广西区工信委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广西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08家,完成产值2165.86亿元,全年整车产量为209.23万辆(其中乘用车182.45万辆,商用车26.78万辆),同比增长11.9%,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
那么,广西汽车工业在国内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2014年,广西的乘用车产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2015年第一季度则跻身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吉林和重庆;而汽车制造业总产值方面,大约相当于上海同期(5319.03亿元)的40.72%,大约相当于重庆同期(3854亿元)的56.17%,其发展势头令人侧目。
到这个时候,广西区政府及各家企业都认为,实现“广西汽车梦”的时机已经成熟。五菱集团董事长韦宏文表示,新成立的广西汽车集团“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300亿营业收入,将利用此次资源整合的契机,以汽车产业链为业务核心,拓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业务转型,推进产融结合,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汽车金融等关联产业,实现工业发展和服务增值有机结合,构建一条高价值汽车产业链业务模式。”
为了加快汽车工业的发展步伐,广西今年新开工7个汽车工业项目,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二期项目,将增加每年32.25万辆的生产能力,而未来吉利也将在南宁启动整车及发动机产业化项目。
放眼未来,广西汽车集团将会怎样打造汽车行业“桂系方面军”呢?除了传统汽车之外,新能源汽车也是备受重视的领域。
在5月8日广西汽车集团成立座谈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刚的讲话,就透露出广西欲盘活存量汽车产业的规划:广西汽车集团成立后,将利用原柳州五菱集团在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汽车销售等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源,通过市场手段,整合桂林的客车资源、玉林的玉柴集团发动机资源,以及柳州的特种汽车,构建综合性汽车集团。
此外,新组建的广西汽车集团规划,将提升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在乘用车领域的业务实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再制造、铝合金等汽车轻量化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自治区曾承诺,每年将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并整合现有千亿元产业发展资金、科技专项资金、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等,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
今年年初,南宁市就印发《南宁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到2020年,南宁市将实现新能源整车生产能力1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推广新能源公交车2500辆、新能源出租车3500辆,新能源汽车在环卫车辆中的比例不低于20%。
目前,上海通用五菱生产的绝大多数仍为汽油车型,另有少量低速电动汽车,似乎与上述新能源汽车订单无缘。不过,一猫汽车网胖兔哥获悉,五菱正在验证上汽荣威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宏光等车型上搭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一旦试制成功,无疑将为五菱汽车的新能源转型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