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宾利在官网上发出全新SUV添越的照片之后,整个车圈像炸开了锅,各种分析身世分析设计分析技术,这难道叫做网恋吗?完全不需要见面就已经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不过话说相亲见面必先问家世,你说爱添越,那你知道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吗?
当我们看到新SUV添越现在的风光无限,是否会想起,在过去浮浮沉沉的一个世纪,宾利从创始到劳斯莱斯,再到德国大众,虽然企业的所有人变化了,可是宾利品牌依然秉承Bentley先生创始之初的宗旨——创造世界上顶级豪华的速度机器,100年来从未动摇。
一直以来,宾利都是许多人一生当中所追求的终级汽车,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辆宾利可能永远都只是一个梦想,甚至一次乘坐,一次触摸都是一个奢侈的想法,不过其实,在宾利创立的那一天,它仅仅是源自于一份对赛车的执着热爱,一个十分纯粹和朴素的追求。
16岁的宾利开始在英国北方铁路公司下属的敦开斯特机车工厂做学徒,三年半的学徒生活,虽然是肮脏而又劳累,但是当他学徒期满时,他已经掌握了一身扎实的机械工程技能。
1906宾利获得了他的第一辆摩托车,从此他便深深地爱上了速度所带给他的刺激感,1907年,宾利参加了伦敦到爱丁堡的400英里摩托车赛,路途上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他获得了第一个金牌,可以说,从此,赛车运动就成为宾利终身的爱好,而宾利与汽车的百年故事,就由此展开。
1912年宾利和哥哥成为法国DFP汽车的英国总代理,在此基础上他们成立了宾利兄弟公司Bentley and Bentley。像莱特兄弟致力于飞机事业一样,宾利兄弟开启了他们的跑车的事业。赛车爱好者和机械工程专家的双重身份,让宾利敏锐地注意到发动机在汽车中的决定性作用,他毕生都致力于发动机的研发,首先宾利在从引进回来的法国DFP汽车身上做文章,他大刀阔斧地改进发动机,1913年,第一次引入铝合金活塞,大幅提高汽车性能,让宾利无论在商业上或是赛车场上,都赢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宾利不得不暂时中止汽车事业,但同时宾利也因为制造供应皇家空军飞机发动机而开始闻名于世。
宾利公司成立后,立即推出马力高达85匹的3.0L车型——宾利3.0,其最高时速可以轻易突破80英里(约128公里/时),成为了当时速度最快的生产型汽车。这款车型让宾利在创厂前10年内尝到了功成名就的甘甜滋味,期间宾利用宾利3.0L车型不仅打破了当时绝大多数的耐久与速度纪录,而且在1923年首度举办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得到了第四名,并于1924年首度于勒芒大赛中击败法国劲敌Bugatti布加迪夺下胜利的桂冠,还于1927、1928、1929及1930年以4.5L车型、Speed 6、8.0L车型连续席卷勒芒耐力赛的冠军,成为勒芒赛事史上的传奇。
由于宾利原本在创立车厂之初即是以工程师、赛车手的角度出发,因此虽然销售状况不差,但公司的实际财务体质却不算健全,周转与流动资金也不够充裕,加上宾利的志向是造出世上最快、最好的顶级跑车,相对的产品售价也十足高昂,只有富商巨贾才消费得起。而到了1930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宾利公司的经营立刻出现问题,1931年宾利公司的负债已超过10万英镑(在当时已属相当大的数目),在无法继续营运的情况下只得任由昔日的竞争对手Rolls Royce劳斯莱斯以12.5万英镑买下,而后正式成为Rolls Royce旗下子品牌。而其实,宾利能够牵手劳斯莱斯也是有前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宾利率众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场地就正正是在劳斯莱斯的德贝工厂。
宾利3.5带有明显的劳斯莱斯风格,在造型上是30年代非常流行的款式,可惜运动性能并不出色。但是对于在负债一度消沉后重现江湖的宾利来说,这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了,后来这款车型的动力还被升级到了4.5L。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是即便如此,战争之初也没有阻止宾利的发展脚步,宾利发布了第二辆由劳斯莱斯生产的车型——宾利Mark V,这款车型依然是带有浓郁的劳斯莱斯的风格,动力上则搭载了3.5L与4.5L两款动力。
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宾利的汽车生产线迁往英国克鲁郡,而劳斯莱斯和宾利就已被划分为了两大独立品牌。就在这一年,宾利推出了由设计师伊万·艾文登设计的宾利Mark Ⅵ轿车,它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仅在1952年其销售额即达5,200辆,成为宾利历史上最畅销的车型。
1952年,宾利R Type问世,取代了Mark Ⅵ。它采用的发动机是4.6L直六汽油发动机,铸铁缸体,铝合金缸盖,匹配四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163km/h,60英里加速时间13.1秒。百公里油耗为18.2L。成为当时公认跑得最快的四座汽车,曾被英国汽车杂志autocar赋予“现代感魔幻宠车”的称号。
随着劳斯莱斯与宾利的融合,它们相互之间贴得更紧密了。事实上,从1939年开始,劳斯莱斯和宾利的研发就已经捆绑在一起,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宾利陆续推出了S系列、T系列、Corniche、Camargue、Mulsanne慕尚等几款车型,但其实在这段时间内生产的宾利车型,基本上都是复刻了劳斯莱斯的产品,并没有过多自主创新,比如1955年推出的宾利S型与劳斯莱斯Silver Cloud,除了发动机罩和标志外完全一样。
到了1990年以后,劳斯莱斯发现宾利更有市场,所以决定加强宾利品牌,于是20世纪90年代,也成为了宾利在劳斯莱斯旗下推出新车最多的一个10年。
还有1994年推出了限量生产的Turbo S轿车和Continental欧陆S轿车;1995年推出了宾利Azure;1996年推出了限量版本Turbo R Sport轿车;1997年推出了Turbo RL;1998年推出了Turbo RT。
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进入90年代末期,拥有悠久历史与地道赛车传统的英国车厂如同得了瘟疫般的一间间倒下,曾经撑起20世纪半边天的英国汽车工业当时看来格外令人唏嘘,不过也就因为如此,在1998年,当劳斯莱斯与宾利这两张英国车厂王牌也成德国人俎上肉的时候,霎那间彷佛再度看见宾利的转机。
早在1990年,宝马就控股了劳斯莱斯飞机发动机公司,看起来宝马就是最有可能的买家。但此时却半路杀出大众公司,而且大众给出7.95亿意美的收购报价比宝马的5.75亿美元高出许多,大众还许诺不把劳斯莱斯带出英国,保持其英国的管理模式。1998年7月3日,维克斯集团宣布以14.4亿马克把劳斯莱斯卖给大众公司,宝马被踢出局。面对维克斯的出尔反尔,宝马立刻予以反击,它宣布暂停为劳斯莱斯供应发动机,同时拥有劳斯莱斯商标所有权的劳斯莱斯飞机发动机公司成为了宝马的同盟军,它也宣布不同意大众使用劳斯莱斯的品牌名称,而要将名称权和商标权授权给宝马。
这一切使得才达成协议准备收购劳斯莱斯的大众异常尴尬,一场收购战变成了僵局,1998年8月,劳斯莱斯主席Graham Morris被迫辞职,大众、宝马、劳斯莱斯和维克斯通过谈判最终解决了争端。宝马以6,800万美元价格拿到劳斯莱斯的名字和标志的使用权,但是允许大众使用其名字到2002年底,大众则买下宾利品牌,收购战才得以结束。
在并入大众的初期,宾利主要生产的车型是宾利Continental欧陆和Arnage雅致系列,而此时的宾利要面临的任务,是要和原本的同胞姊妹劳斯莱斯竞争。在没有分开之前,它们是独步天下的超豪华车组合,分开之后,则是武功几乎完全相当的对手。
纵观宾利汽车这浮沉的一个世纪,有人可能敬佩宾利独立时期Bentley先生的狂热执着,也有人可惜劳斯莱斯接手的几十年埋没了宾利,但回过头来想,若不是劳斯莱斯出手,宾利将极有可能如同其它许多曾于20世纪初红极一时的跑车品牌一样,陨落于车坛的洪流之中。我们只期盼宾利在大众的怀抱下,挺着一身英伦的高贵气质,走入下一个世纪。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