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在行业媒体频频曝出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后,终于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财政部启动了关于新能源车“骗补”的调查。受此影响,1月份,国内生产新能源车1.61万辆,环比下降83.8%,产量大幅下滑。
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6年首月,国内生产新能源车1.61万辆,虽然同比增长144%,但环比下降83.8%。其中纯电动商用车减幅最大,净减产量达5万辆,其次是纯电动乘用车减产量达1.77万辆。1月新能源车产量环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或是因为四部委对“骗补”事件的深入调查,将一些有“骗补”可能性的企业停止了生产新能源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的目录车型也大幅缩减,只涵盖了247款车型,远低于以往6年累积的3409款推荐补贴车型数量。新目录中大部分车型仍然与旧目录中的车型重合,如北汽EV系列、江淮iEV、比亚迪唐、比亚迪e6等新能源车型。而腾势、启辰纯电动车等囊括在旧目录中的车型未出现在新目录中。
这也导致生产企业选择减少或者停止生产这类新能源车型,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产量骤降的原因之一。
在颇多质疑新能源补贴过高的声音中,新能源最新的补贴性质政策出台,已经从最开始的补贴厂家倾向补贴消费者。
请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或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