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的横空出世并成为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更是让世人坚信,汽车共享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罗兰贝格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汽车保有量自2006年以来已经增加了近两倍。该机构甚至预测,到2018年全球用于汽车共享的车可能增长为30万辆。
然而,Uber的统治地位并不是特别牢固的,分时租赁或将取代专车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业的共识,包括奔驰、宝马、通用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分时租赁,国外的分时租赁正在开始成为主流。
崛起的汽车分享
Zipcar在自己的广告语里宣称:“想象一下少了100万辆车的世界吧!”为了做到这一点,Zipcar把汽车停放在居民集中地区,他们的会员可以通过网站、电话和应用软件搜寻需要的车辆,选择就近预约取车和还车,车辆的开启和锁停完全通过一张会员卡完成。
这就推翻了消费者使用汽车就必须拥有汽车的传统观念,号称是消费者“你身边的轮子”。Zipcar一直向美国人民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我们需要喝牛奶,难道就需要每家每户养奶牛吗?”
如今,这种想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21世纪的预言者凯文·凯利说“未来经济是按需经济,而不是所有经济。”我们随时可以获得一个东西,比拥有一个东西更重要。他认为“我拥有的,还要储存它、保管它。所以,所有权不是优势了。和书一样,电子书随时可以看,这比买一本书更好。在数字世界里,可用性也比所有权重要。”
市场的认可也印证了Zipcar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2011年Zipcar上市,上市首日,Zipcar 市值攀升高达70%,突破10亿美元大关。
2013年1月,成立于2001年的Zipcar被美国汽车租赁公司Avis宣布以每股12.25美元的价格收购,总收购价格算下来约5亿美元,是现金收购。
除了Zipcar这种互联网公司,戴姆勒集团也在2008年推出的汽车共享项目叫做Car2Go。全球也有了近百万用户。
收购Zipcar的Avis CEO Ronald L. Nelson对分时租赁未来的发展潜力信心十足,他把汽车共享视为传统汽车租赁的一种非常好的补充,他认为通过与 Zipcar 的联合,Avis在美国及全球的增长潜能将得到显著提高,也让Avis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类消费者及营运需求。
分时租赁将成为出行趋势
区别于传统的到店租车,省去中间环节之后的分时资论,让租车这件事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这让互联网一直强调的“去中心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人民网一项分析调查报告显示,在上海市,从2009年开始,对汽车的短期租赁需求在不断攀升;在20岁到40岁的青少年群体当中,有76%的人群认为汽车分享是一种崭新的经济便捷出行方式。
分时租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分时租赁在中国
国内的分时租赁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也正在异军突起。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韦瑾说“2016年,北京市计划在国家部委及北京市相关单位完成2000辆纯电动车分时租赁的示范运营,到年底计划完成6000辆,包括建成175个充电网点。”届时,北京市将建立基本覆盖中央驻京单位、北京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间的自助分时租赁网。
也有媒体报道除了北京,2016年深圳2万个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已全部配置完毕。其中,9600个电动车指标分别配置给汽车租赁企业与分时租赁公司等,元旦起深圳市民提供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青岛、武汉等地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体系也相继完成,今年各地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将成为新能源车的最重要流向。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正在加速实践分时租赁模式,改变用车习惯。“未来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将是不可估量的”微租车CEO杨洋认为,“放眼未来,租车行业必将成为一块大蛋糕,这也就是诸多金融巨鳄进入市场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中国虽然拥有执照司机多达2.4亿人次,但老百姓并没有普遍形成租车使用的习惯和意识,与欧美相比,中国80%的租赁市场仍属空白,未被开发。”
而微租车正是得益于这种模式优势和政策支持,2015年微租车已经拓展了56家合作伙伴,遍布全国26个省市和地区。平台测试车辆超过1200台,订单量5.82万台。
分时租赁的运营模式,免去了车辆限号、寻找车位的问题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可以想象在未来。长远来看,未来用户的出行信息都将整合于移动端,这对于智慧城市和交通打造都大有裨益。可以预见,分时租赁必将逐渐成为共享经济及互联网时代下的主流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