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到做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有些犹豫。
犹豫是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更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为此,我采访了同事老王以及其他小伙伴,怎么看新“捷达”。
而我们,对于捷达最初的印象都是惊人的相似。当年宽敞的街道上那象征着身份的捷达驶过,带起两旁的落叶,那画面依旧深深的印在记忆中。
当然,还有炎热夏天“学本儿”的时候,脚底与离合器踏板无数次的对抗...
现款捷达还未停售之前,新“捷达”品牌成立发布会在大众德国总部狼堡发布,由德国大众主导,一汽-大众生产并销售,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对此,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中国消费者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廉价”品牌?
第一点,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大众进入中国市场最早,也是在中国产品矩阵最为完整的品牌,而大众对中国消费者的期望一向很高。
从入门的POLO直到售价过百万的辉腾,都是大众对中国消费者的试水。既然是试水,那么必定有赢有输,成功的例子就不用举例子了,如POLO、捷达、桑塔纳、高尔夫、帕萨特、途观等车型。失败的产品也不是没有,辉腾、途锐、甲壳虫等则有些水土不服(甲壳虫即将停产更是让人惋惜)。
总结一句话就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大众品牌的认知就是高品质、高性价比,所以销量较差的车型主要集中在进口车型(售价高,性价比低)。
改变,从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它有着自己的秉性和脾气,很多的产品一直保持的较高的品质和做工,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途观的加价行为到现在一直都为人诟病。
而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大众车型不得不通过降价以及削减成本来继续保持收益。当年,速腾、高尔夫悬架事件,以及POLO泡沫防撞钢梁事件等,都是如此。
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中国汽车品牌崛起。
中国汽车市场中销量最高、保有量最大的车型便是紧凑级轿车,捷达、桑塔纳、高尔夫、速腾、朗逸都是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主力。
由于吉利帝豪系列、长安逸动等中国品牌产品的口碑逐渐提升,抢占了不少合资品牌的份额,当然其中就包括大众。
新“捷达”独立,或将正面硬刚中国品牌紧凑级车。基于这部分原因,有两个考虑,一方面,不至于对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经营多年的形象造成损伤(拉低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众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经固化,所以需要一个新的载体去开拓新的市场,而新“捷达”非常合适。
第二点,平衡南北大众架构。
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一个品牌拥有两家合资企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汽/上汽大众、一汽/广汽丰田、东风/广汽本田等比比皆是。与本田和丰田不同的是,大众旗下奥迪品牌在去年的动荡,让大众两家中国合资公司有些不满。
从品牌和产品布局上来看,一汽-大众占据着大众品牌的主力热门产品和奥迪品牌,产品方面高尔夫、速腾、迈腾、捷达等车型都是出自一汽-大众。奥迪旗下A3、A4L、A6L、Q3、Q5等车型更是占据了豪华汽车市场不少份额。
而去年奥迪与上汽-大众事件则更是表明,奥迪将要在中国汽车市场掀起新的风浪。
也就是说,一汽-大众旗下的拥有大众、奥迪两个品牌。奥迪与上汽-大众合作之后,上汽-大众旗下将会拥有奥迪、大众、斯柯达三个品牌,将会在高、中、低端市场拥有更加完善的布局。一汽-大众一向是被大众集团偏心的,上汽-大众这次终于赢得可以和一汽-大众公平竞争了的地位。
南北大众的架构和产品对等之后,就看后续两方经营状况如何,而这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次双赢,既解决了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奥迪事件,又平衡了两方的品牌、产品和架构问题。
第三点,新“捷达”到底解了谁的燃眉之急?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另类,这就要说到另一个信息点。
目前,新“捷达”曝光即将推出的产品有三款,一款紧凑级轿车,也就是捷达,继续使用PQ25老平台。两款紧凑级SUV,将会采用大众MQB平台打造。
从两款车型的图片和平台来看,都是以现款车型为载体,只是在前脸和车尾有些许不同,目的便是节省研发成本。
而从曝光的各种信息来看,新“捷达”宣传的主旋律是年轻,主要目标消费者群体就是年轻人。年轻人信息获取速度快,接受新鲜事物快,但是不是年轻人就会接受新“捷达”?在这里要画一个问号。
还有一点不要忘记,年轻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挑剔,正是因为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快,所以知道的也就更多。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新“捷达”品牌将主攻7-12万价格区间,而年轻消费者恰恰比较关注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个价格区间,中国品牌的紧凑级轿车做工、品质、配置以及在车联网方面的竞争力更强,比如逸动、帝豪、睿骋CC、荣威i5、名爵6、领克03等车型的存在,新“捷达”真的能够因大众品牌背景就让年轻消费者买单么?我觉得有待商榷。
那么重点就来了,新“捷达”的独立只是解决了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架构,以及对品牌形象维护的问题。整车品质方面不用怀疑,以现有的平台以及车型作为参考,成本能够得到控制。
那么,假如在新“捷达”产品正式推出时,除去大众现有平台和品质的因素外,新车无法提供丰富的配置和亮点去吸引年轻消费者购买,新“捷达”是不是会和现款捷达一样,采取降价的策略赢得销量。而价格降低后,车辆的品质是不是还有保障,对新“捷达”品牌本身是不是有损害?这,又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总结:纵贯中国汽车近10年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真的不过分。而也正是这10年让吉利、长城等中国品牌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众品牌见证了中国汽车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瓶颈,在不影响自身品牌价值的同时如何进军低端汽车市场,抢占7-12万价格区间这块蛋糕,大众给出了新“捷达”这个答案。
而我,并不是很看好。就如文章标题那样,中国消费者现在真的需要“廉价”品牌么?可能并不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