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出逃,只有一天时间去拜神是不行的,要跑就跑远一点,接下来这些天,我又从广州跑去潮汕地区了。
选择在春节期间去潮汕真是一个馊主意,晚点会·说到,选择区潮汕地区是因为那里的美食小吃却让我欲罢不能。全程约450公里,去的时候花了近四多个小时。
潮汕人嘴刁世人皆知,所以对待吃,他们向来有两种态度,一是“好吃”,二是“吃好”。“好吃”是讲究食物的味道,是一种享受,属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吃好”,是要吃得饱,并且要有营养,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北关鲎(hou)粿,汕头市潮阳独有小吃,味道鲜甜,吃而不腻。
广式点心以精致为主,如虾饺、烧麦。同时还有美味的肠粉和顺滑的粥。上海小吃以海鲜著称,如蟹黄灌汤包、鱼茸春韭菜粿卷。北方小吃则以面食为主。潮汕小吃则是无米不成粿。一个潮汕方言“粿”字就将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尽。在潮汕字典中“粿”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大米粉做皮,有馅的果品。
牛肉火锅离开潮汕,很难做得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产业链问题。一头牛,只有最好的30%多才适合火锅,次之的打成牛肉丸,再差点的做成牛肉饼,至于某雕吹嘘价值500万的牛腩、牛欢喜等剩余产品在潮汕牛肉里是最低等的下脚料。
在潮汕地区爱吃牛,整头牛都被完整消耗掉,毫不浪费,这就是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例如最有名的海记牛肉,每天过手的肉至少3-5吨,这种大的流量才能有足够多的好肉,加上老板用心,怎能不好吃?所以到潮汕地区牛肉火锅是首选。
此外,来潮汕地区还要推荐你吃血蛤,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这个可千万不要雪蛤弄混,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东西!
跟沿海地区不同,潮汕小吃中用海鲜的相对少些,个中原因,一是因为潮汕气候炎热,海鲜食品难存放之故,此外,也是其平民化的特点所致。所以到潮汕地区吃海鲜其实并不划算。但凡沿海地区都盛产蚝,而将蚝做成美味小吃——“蚝烙”的,却只有潮汕了。这道美食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除了吃,潮汕地区还有自成一派的民俗特色,比方说潮州金漆木雕、潮绣、潮剧等等,遗憾的是这次出逃一门心思把功夫花在吃上,无暇顾及。在潮汕地区玩了三天,大年初五驾车反程广州,不过却发生了最不想发生的事儿。
因广东省出现了局部地区大面积的降雨,仅有两条道的G15高速出现了大拥堵,据说晚上还出现了汽车自燃事件。无奈下,我们只能下国道跟摩托车挤路了。
四百多公里的路程,我们从大白天开到深夜,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外面大雨滂沱,我们躲在车内没被淋湿。
看来春节假期出逃还是得付出一点代价的,明年春节若不想被长辈们问候,最好还是带个女友回家,若实在没有,租个也成,编辑我自认不差,愿意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