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延期一天举办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动工仪式刚好躲过了2号的大雨。之所以推迟仪式,是因为来自北京、河北及沧州的市委、省委领导众多,档期一时难以安排。而在仪式现场,除了汽车媒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沧州市政府方面邀请的媒体。这一切都体现了这座工厂的多重意义——它除了是北京现代建在京外的首座工厂外,它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代表项目。
在发布会现场,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在接受采访时一如既往地不回避任何问题,除了不厌其烦地一次次重申工厂选址沧州的原因和意义外,还回应了未来第五工厂投产后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
北现在“京津冀经济带”是何角色?
“这是我担任驻华大使后出席的第一次公开外事活动。”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面对在场的中韩两国媒体如是说。众多政要人物的出席,使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的仪式简洁而又具有分量。
配套企业投资及相关设施投资累计120亿元、形成整车30万辆、发动机20万台的年产能、2016年年底投产……这些数据都已经不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而是聚焦于北现将在“京津冀经济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又为何被北现称作“双赢项目”?
首先,北现将根据本地市场定位,在沧州工厂先期生产一款A0级畅销轿车及一款SUV,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60亿元。同时,该工厂还可带动周边供应商的发展,以及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并为河北省制造业的升级提供支持。
而沧州为北现提供的,是交通和政策上的双重“绿色通道”,以及成熟的产业链。工厂位置毗邻京沪高速,距离北京2.5小时车程。为了激活市场细胞,沧州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去年共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62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同时推行投资主体零限制、审批发照零障碍等工商登记改革。另外,据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介绍,沧州经济开发区雄厚的汽车配件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服务,为沧州工厂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工厂将有助于北汽集团继续深挖汽车市场,完善全价值链体系,同时开拓新的市场需求。
“产能规划从不激进”
去年北现的产销量为112万辆,而今年的销量目标仅为116万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能受限。沧州工厂的投产无疑会解决北现的燃眉之急,但是接下来北现又将立即开始探讨重庆工厂项目。这两家工厂共同投产后,北现整车产能将达160万辆。在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样的产能让人不禁担忧北现的产能将存在过剩问题,但是刘智丰对此却不认同。
“我们的产能规划完全吻合市场发展规律,一向都是由产品决定产能,而非产能决定产品。北现的所有规划都是符合产业战略节奏的,既不超前也不落后。我们的每一款车型都必须要成为成功的精品。”刘智丰表示。
黄骅港口方便进出口
其实此前,北汽集团已经在沧州的下辖市——黄骅市建立了“北汽黄骅汽车产业基地”,该基地是北汽集团华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园,已具备了6条生产线的规模。黄骅市也逐步形成汽车制造、汽车改装、零部件制造、物流、出口全产业链。
为何北汽集团如此看重沧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黄骅港口的物流便利性。“除了北汽黄骅基地的因素外,我们还非常看重沧州的物流途径,包括黄骅港口的出口物流。”刘智丰说,北现虽然暂时没有整车出口的计划,但是会利用黄骅港口出口部分零部件,也将进口韩国生产的零部件,而且会趋于频繁。
互联网新能源产品提上议程
反复强调“顺应国家政策方针”的北京现代,在如今最为倡导的“互联网+”和新能源车型上又有没有动作呢?答案是肯定的。
刘智丰透露称,目前韩国现代总部正在和一家中国的知名互联网公司接洽,共同研发智能产品,相信不久后就会宣布进展。而在新能源车方面,除了将于今年年底推出的第九代索纳塔混合动力车型外,还将另有计划。“今年大众将有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引进中国,北现肯定也会尽快促成新能源车型的引进。其实徐和谊董事长早已对韩方表示过,应抓紧新能源车的在华布局。相关车型的生产也将在合适的情况下,放在合适的工厂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