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大众中国对于中国的细分市场重视程度,那他家说第二绝对没人敢说第一。品牌众多的车型确实充实了旗下产品在各条战线上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但同时这些战友们有时候难免也会擦枪走火射到自己人。迈腾和新帕萨特就是这样两个欢喜冤家。那这样的两款产品,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要看区别,还是先从血统看起。众所周知,大众的平台模块化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旗下所有车型都可以靠上某一款平台。迈腾源于PQ46平台,是在欧版Passat B7的基础上轴距加长100mm而来,达到了2812mm。而帕萨特是由大众为美国和中国市场提供的大众NMS(New Midsize Sedan,意为新中级轿车)加以修改而来,虽然也采用了部分PQ46的平台技术,但是相对来说不甚完全的平台技术也造就了两车的微妙差异。
从全车最核心的底盘来说,两辆车由于不完全出于同一平台,所以底盘设计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副车架的结构几乎相同,延续了德系车一贯的扎实稳健。不过在悬挂系统与车身连接的地方两者对比就有了差异:迈腾的悬挂与车身采用的是轴承座连接,在连接处内部具有橡胶衬套,属于柔性连接,这种方式对于震动的过滤和缓冲有着较好的表现。而帕萨特属于球头式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相对比较简易,带来的问题就是在滤震方面相对来说会有不小的劣势。
说完了底盘,就该聊聊颜值了。其实两车本是定位于同细分市场,所以长得一副大众脸确实难以分辨。不过细看还是可以看出区别:前脸最大的区别就是迈腾“四道杠”和帕萨特“三道杠”。多了“一道杠”的迈腾有着给人感觉更丰满的进气格栅,看起来更加厚重扎实商务范。
后车门C柱部分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迈腾的C柱三角窗与车门连为一体,有点像著名的霍夫迈斯特拐角。这样的设计使得乘客上下车的空间更大更宽敞,也让后车门曲线更加修长美观。相比来说帕萨特的后车门部分就显得稍小一些,三角窗分离的设计会稍稍影响后排乘客的进出。
而尾部的区别相对前脸来说就“稍微”大一些了。帕萨特的牌照框位于后备箱上,而迈腾则沿袭了品牌大哥辉腾的设计,将牌照框放在保险杠上,让整车的重心感觉降低了不少。
打开车门,在车门与车身的连接处细节可以看出迈腾与帕萨特的区别。迈腾方面,三段式限位器的铰链保证了连接处的强度,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车门承受更大的纵向力。反观帕萨特,拉杆式的车门连接刚度不足,开关门的手感也不够厚重。
现在把视线转向后备箱,两车细节之处的差异更体现了做工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逼格极高科技感极强的可翻转logo,转出来就是后备箱开关,这样的设计彰显个性却又不失风度。迈腾后备箱的挺杆是藏在车厢中的,不会影响到行李。而帕萨特的挺杆裸露在外,若行李较多会有碰伤行李的可能。
而打开后备箱之后,两者的空间差一目了然:迈腾的565升比帕萨特的490升大出15%有余。不仅如此,迈腾的做工用料相对更加良心。比如全绒布包裹的后备箱内盖,就比帕萨特的塑料裸露后盖要更有档次。
打开发动机盖,咋一看两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机舱布局,但是细节部分的处理让两车有着品质的不同。对于集束线缆的处理方式,迈腾采用的是固定支架+泡沫包裹,很有效的保证了线缆的安全性和绝缘性,在冬天也可以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并且让机舱更显美观。
中国有句话叫不能以貌取人,也许这句话用在迈腾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同为大众旗下的B级车,虽然两车都有着相似的血缘外貌,虽然两车的动力总成大相径庭,但是内在的细节和做工品质却实实在在拉开了两车的距离。如同盛装出席晚会的中国绅士,同样都是西装革履,但是一位是纯毛紧凑西装搭配万国表和手帕巾,另一位则是灰白色的化纤宽体西装与运动表和橙色条纹领带,也许孰高孰低,就在这细节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