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为一句出自《老子》这样一部道家学派典籍的言论,自然没有我们经常会误解的霸气外露的意思,这句话更多的是在阐明一种态度,即不去刻意显露自己,用内在的东西赢得尊重,这样才能做到不争而胜。
捷豹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但从这部F-Pace上来看,这种态度确实已经初现端倪。
评测正文">(友情提示:如果想跳过前戏进入简单粗暴的评测环节请点这里)
2008年3月26日,捷豹品牌被当时的福特汽车同另一家来自英国的老牌汽车公司——路虎,打包出售给了印度塔塔汽车公司,作价23亿美元。自此,捷豹路虎,就被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从表面上看,路虎专攻SUV,而捷豹一直是轿跑界的美男子,两者相辅相成,好不快活。
运动车型在中国市场增长乏力是个不争的事实,可偏偏在2014年,时任捷豹中国副总裁的车艳华女士透露了中国超过了英国本土,成为了捷豹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此时的捷豹就陷入了一个窘境。
作为一个从1922年建立之初,到1932年SS Jaguar的诞生,再到D-Type, E-Type等等名垂青史的豪华运动轿车品牌,让捷豹放下基因里的激情细胞,去用一款丧失个性的轿车迎合中国消费者,显然不是个好主意。SUV市场火热,但产品稍有不慎,就会和路虎产生对位,得不偿失。这让捷豹陷入了一种“争无可争”的境地。但恰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捷豹被迫的“不争”,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有人要问,在整个豪华SUV的市场中,主打运动的并不少见,捷豹F-Pace看上去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如何称得上“新局面”呢?确实,从车型上看,几乎所有的豪华品牌中型SUV,都会或多或少的和运动挂钩,但从品牌的角度,唯独跑车出身的保时捷Macan,和同属豪华运动品牌的宝马X4真正有实力做到“以运动为名”。
但不要忘了,整车平台化设计日趋完善的今天,寻找一部SUV的“身世”并不困难,从卡宴开始,保时捷就开始和大众,奥迪共享SUV设计平台,而保时捷Macan也并非基于保时捷跑车“9xx”平台,而是大众MQB纵置发动机平台,同属该平台的还有奥迪Q5。
而和捷豹XF/XE同属捷豹在2014年推出"IQ"智能化全铝平台的F-Pace,则是和兄弟一样,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运动车型”,80%的铝合金构件带来超轻量化的车身,和抗扭性十足的承载车框,都奠定了他纯粹的“血统”。这样的一部SUV车型,更像是捷豹十分任性且自我的产品,因为没人这么尝试过,将自己的首款SUV车型,和如此强烈的运动风格结合,这种态度或许就是《老子》种所谓的那句
“夫唯不争”。
捷豹从未尝试过将目前的轿跑的家族式设计拿来直接用在一款全新的SUV上,所以除了相似的基因外,捷豹还为其进行了微调,旨在突出F-PACE作为SUV的美感,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轿跑的凌厉和SUV的饱满相融合,这说起来是简单的工作,但捷豹的设计师为此可是下了一番功夫,譬如将前轮向前移,缩短悬挂长度等等,都不亚于是对工程和机械的一次重新设计。
虽然是一款运动型SUV,但F-PACE最终还是要面对消费者,那么舒适性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何权衡和取舍运动和舒适,就成了抛给捷豹的一个问题。好在捷豹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浸淫了无数年,从XF被人诟病后排空间不足开始,捷豹就在想办法解决这两者间的矛盾,除了拓宽后排空间以外,捷豹的人机交互系统也同样在进行着自我的升级,从小屏幕到大屏幕,从功能单一到丰富,捷豹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十分肯下功夫。这也是一个豪华品牌的看家本领。
作为IQ平台的首款SUV,F-PACE的操控表现受到了消费者极大的关注,是否能击败来自MQB平台的保时捷Macan,从目前来看在动力总成上峰值的缺失急需在其他方面扳回一城,很显然全铝智能平台给予F-PACE的绝不仅仅是车重上的改变,轻跳的反馈和悬架的回弹都是铝制构件带来的福利,而来自ZF的8AT变速箱也如同他应该表现的那样,和3.0SC发动机有着很好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