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世界经济危机兼并美国汽车“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简称菲克)的掌门人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显然觉得不满足现状,有着更大的野心,即使被通用拒绝合并后,竟“厚脸皮”地狮子大开口,将福特、大众和丰田这些巨头视为未来合并对象。马尔基翁内还在最近股东大会上说:“合并大门永不关闭,未来整合的需求也不会间断。”
美国网友对此在网上都炸开了锅,纷纷认为马尔乔内是在做梦,说大话。有网友甚至说马尔乔内说这话不知羞耻,认为FCA根本没有实力跟丰田/大众/福特合并,就连竞争都得拼上10几年才有这个资格,还有网友认为FCA最有可能是被别的企业收购,而不可能合并。
不过,还有理性的网友为FCA提出建议:FCA不应该把合并目标对准丰田和大众,它应该理性权衡自己的情况,它的最佳合并伙伴应该是本田。就目前情况来看,FCA最主要的两大品牌是Jeep(SUV)和Ram(皮卡),这正是本田缺乏的一部分,而且从销量方面来看,本田和菲克差距不大,处于同一等级,合作的可能性会更大。
由于受到市场竞争压力和需求不旺的影响,欧洲和中国业务较为滞后。面对企业持续疲软的业绩,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创始人曾孙的约翰-埃尔坎多次表示,如果能够与行业中的“大家伙”合并。实现业务上的互补,可以为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每年节约100亿美元左右的运营成本。
菲亚特堪称本世纪以来最热衷兼并与结盟的跨国车企,2014年完成收购克莱斯勒 100% 股权,组建新集团 FCA(即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菲克),制定了新一轮中期复苏战略规划,近两年更是疯狂地寻找合并目标,都把通用/丰田/大众三大巨头推上了“绯闻”头条。马尔乔内也希望在任职期间完成他“巨无霸”的伟大目标,展现他宏图大志。
不过,菲亚特克莱斯勒近两年一直在大笔烧钱,背负了86亿欧元的净债务,即便在美国市场有微薄利润,就算有法拉利高端品牌在撑着,但欧洲业务很难扭亏,加上中国市场之路不顺,合并的意图尤为明显。另外,菲亚特克莱斯勒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发展明显落后,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还是无人驾驶汽车方面都落后于竞争对手,而且人才、技术、硬件设施、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也处于落后地位。
因此,公司董事会“高瞻远瞩”,早早的就放出与其它汽车制造商“抱团”的消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菲亚特-克莱斯勒正在努力避免被市场淘汰的结局。然而,通用和福特根本不屑与菲克为伍,已经果断地拒绝了要跟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事宜。
从2015年全球销量数据来看,毫无悬念全球三大巨头(丰田/通用/大众)实至名归拿了销量前三。随后的是雷诺-日产、现代-起亚、福特和本田,菲亚特克莱斯勒排到第八名。据统计,包括法拉利在内,菲克2015年全球销量为461万辆。
从全球主要市场来看,菲克去年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7%至220万辆,这是自2005年以来最好的年度销量纪录,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13.6%至87.25万辆,高于业内9.2%的平均增幅。从品牌来看,菲克旗下Jeep品牌表现亮眼,全球共交付123.8万辆,同比增长22%,创下历史最高销量纪录。
尽管如此,菲克与全球三大巨头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跟福特也是同样存在200万辆的差距,除非菲克有三头六臂,要不然,别说是合并丰田/大众和福特,就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2015年全球销量TOP10车企 | ||||
---|---|---|---|---|
排名 | 车企 | 2015年全球销量(万辆) | 2014年全球销量(万辆) | 同比增长率 |
第一名 | 丰田 | 1015 | 1023 | -0.8% |
第二名 | 大众 | 993 | 1014 | -2% |
第三名 | 通用 | 984 | 982 | 0.2% |
第四名 | 雷诺日产 | 822 | 802 | 2.5% |
第五名 | 现代起亚 | 801 | 800 | 0.1% |
第六名 | 福特 | 663.5 | 632.3 | 4.9% |
第七名 | 本田 | 471.8 | 449.3 | 5% |
第八名 | FCA(菲克) | 461 | 460.8 | 0.43% |
第九名 | 标致雪铁龙 | 297.3 | 293.8 | 1.2% |
第十名 | 铃木 | 288.7 | 287.5 | 0.4% |
马尔基翁内称:“在他任职期间,会极力推动公司合并,不过不考虑韩企现代-起亚和PSA。虽然韩国车企目前已位于该行业大腕之列,与他们合并将能产生极大的协同效应,但韩国业者一直不善于联姻,所以没必要花这心思。我们也明白与PSA集团合作有一定前景,但跟它合作会限制菲亚特克莱斯勒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公司发展。”
既然不考虑现代起亚和PSA,菲克自然而然地就把合并目标投到丰田/大众和福特身上了,不过立即遭到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拒绝,并声称菲克并不适合他们。丰田北美公司CEO 吉姆·伦茨随后也表示没收到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邀约,并表示对合并不感兴趣。至于大众,目前还不清楚他们怎么回应这件事。
通用/福特受益结构的简化 规模的扩大不是良策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尽管福特没能成为全球前五,但它现在的状况也不是很惨,的确还没到不得不与外界联合的时候。度过经济危机后,福特汽车已经逐渐恢复元气,据2015年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高达74亿美元,创15年新高;其税前利润约为108亿美元,创造企业新纪录。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工人们,因此也可平均获得9300美元的分红,是有史以来最多一次。
回想金融危机那年,福特是唯一一家没有接受政府资助的车企,反而通过出售沃尔沃、捷豹、路虎和阿斯顿马丁等品牌,从而简化其产品组合,避免了福特公司的破产。回看通用近几年的发展也会发现,通用也是在金融危机过后,重新调整了策略,明确定制新的品牌战略,在华逆袭超越了大众。所以,适当地简化产品,而不是盲目地扩大规模,找准定位才是最有利的发展策略,通用和福特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果断拒绝了合并邀请函。
丰田已是“一哥”身份 不屑再做无利益之事
无独有偶,通用/福特都拒绝了,相信高傲的丰田断然不会接受这个邀请函。在吉姆伦茨看来,丰田现有规模已经足够大(人家现在是全球第一大车企),而且公司并没有预见到合并的益处,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有着高的知名度,丰富的产品线,忠实的客户群,高品质的产品,明确的发展战略,根本不屑与外来者“抱团”。丰田在全球布下“天罗地网”,各个地区都混得风生水起,丰田去年在日本以外市场的销量达798.1万辆,其中在华销量达112.3万辆,连续两年突破100万辆。由于中国针对小型车实行减税政策,丰田卡罗拉在华销量同比增长16%至3万辆。
丰田2015年在美国也加大了优惠力度,再加上SUV和皮卡等多样化的产品阵容,丰田2015年在美国的销量达249.9万辆,同比增长5.3%。尽管菲克拥有强大的Jeep品牌,特别是当下油价下降的趋势下,但伦茨觉得Jeep并不适合丰田,所以FCA于丰田而言,根本没有合并的利益所在。
危机中的大众 或许正需菲克的“雪中送炭”
环顾全球汽车巨头,似乎只有差不多要达到“巅峰”的大众汽车集团最有理由跟菲克进行合并的可能。大众汽车在登顶之路栽了一个大跟头,继遭受巨额罚款和起诉赔偿后,大众高管薪资奖金有可能面临缩水。此刻,应该非常需要“雪中送炭”。
去年9月,在大众汽车即将超越丰田、通用攀上巅峰,夺下全球冠军宝座的最后一公里,美国爆发了“排放门”造假丑闻,让其在全球市场颜面尽失。去年下半年,受到“排放门”拖累,2015年大众汽车集团委屈退居到第二位。目前,大众汽车面临着数百上千亿损失、经济刑事诉讼等问题,公司高管已经开始采取放弃高薪措施,与企业渡过难关。所以,正深陷泥潭的德国大众或许可以接受FCA递出“合并”的邀请函,来缓解财务压力。
目前,大众汽车旗下连同商务车有十几个品牌,虽然已经开始应用MQB平台,但规模效益短期依旧难以弥补其高昂成本。若将菲克纳入,前者成本将进一步分摊,后者技术实力也将得到提升。其次,大众在轿车、豪华品牌和商用车领域较强,但在SUV和皮卡上有先天弱势,菲克的情况恰好跟大众相反,如果它们俩合并,将具有较强互补性。
其次,美德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僵硬,美国更是想借助“排放门”时间来打压大众,如果大众真的和菲克合并了,或许美国政府会看在克莱斯勒“娘家人”的份上对大众从轻发落,这对正处于困境中的大众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假设两者真的联合了,全球将出现一个销量约1500万辆的超级汽车巨头(8年前,通用和福特曾有机会实现壮举),那以后全球的冠军宝座必将是它们的。丰田和通用看到这,会不会感到压力山大呢?
就像当年雷诺和日产一样,他们组成了汽车行业史上的最大联盟。二者在相互注重信任基础上力求做到联盟快速反应、效率最大化、在各自擅长领域占有领先地位,实现规模效应。十多年来,联盟让它们已经连续几年稳定在全球前5名,相信很多企业也看到了它们成功的表现,所以大众和菲克会不会跟它们一样,再来一个史上最强联盟,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就政治和经济角度,两家汽车制造商目前所在国和工会,有可能强烈反对合并。首先,大众显然也不想看到菲克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与其分挣市场份额,毕竟现在中国是大众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市场,如果菲克贸然闯入,那对大众的发展有极大的威胁。此外,文化角度上,德国企业和美国企业有着本质不同的文化,这一点从过去戴姆勒-克莱斯勒联盟所暴露的问题,以及在经济危机中双方的不信任可见一斑。
雄心勃勃的马尔乔内要是真想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里有所成就,还是先将重心集中在更新Jeep、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车型以及清除债务的计划吧!至于“合并”联姻这条不可避免的路,还是另从计议,好好规划一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