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5长,900公斤重,排量1.0,毫无疑问这是一款A00级的微车。我大天朝曾经留下过许多微车的神奇传说:奥拓、QQ、F0……但就是没有一款在价钱和逼格上能和smart相提并论的微车,直到大众up!的出现。顶配版卖12.99万元,这不就和那“唉我去”,不,“唉噗我去”,还是不对,应该是Apple watch的顶配版差不多价吗?
大众up!实际上就是大众路波(Lupo)的继任者,遥想大众当年,路波出价了,微车贵卖,省油省料,谈笑间停产灰飞烟灭,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谈起世界上第一辆百公里耗油3L的路波,都会感叹这是大众教父皮耶希的一种情怀,像锤子手机一样的工匠情怀。
然而up!今天的目标对手smart,正是昔日差一点成为大众后宫小媳妇的那一个姑娘的孩子。那些年大众追过的女孩中,创造出smart的SMH就是被抛弃的其中一个,他们是在1993年分手的。那一年皮耶希接任CEO,走上人生巅峰,但霸道总裁的爱情观总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你不知道他何时会为自己承包下整个鱼塘,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因为觉得双门四座设计的路波拥有更高的商业价值,从而甩了自己。
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但大众并没有唱《分手快乐》,皮耶希万万没想到的是SMH最终还是逆袭了。swatch这个机芯很出名的表成功嫁给了一个同样很出名的高富帅奔驰,他们的闺女smart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我们姑且将这段故事称为“心机表的逆袭”。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段涉及两代人的爱恨情仇故事仍在继续,当年起了个意大利名“狼”的路波换了个马甲号,用up!之名以苹果表的姿态复活,势必与smart上演一番新不了情,豪门恩怨的故事总是那么精彩。
up!是一款家用大玩具,适合以纯市区代步通勤为主的第二辆车,这就好比你首先要拥有了一台苹果手机,才会考虑买多块苹果表一样。在同价位下品质较好的进口微型车还能买到smart,而up!可能没有smart的逼格儿高,但它一定更加实用。而是因为它多了两个位置,能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拉快跑”需求。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说白了这就是个刷脸的时代,长得好有两种路线:颜值爆表和卖萌。up!显然就是个卖萌的,要是它是白色的我一定会叫它大白,两个大灯与中间进气格栅连一线的样子就像个卖萌的大白。但它是蓝色的,它就只能是个苹果表的运动版而不是大白。
比颜值个性化,总会有人说up!没有smart有个性,这得承认,很多果粉不也嫌苹果表外形不够惊艳还没moto360好看吗?up!走的是敦实憨厚路线,这条路追求的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形象。君不见,国内车市各级别的领跑者,帕萨特、朗逸、途观,哪个的外观比同级别对手时尚、个性了?它们无一不抓准了大部分国人的对外形选择的心理——中庸踏实。
up!没像那一群傻傻分不清楚的大众家族成员一样搞套娃脸,诸君可以鼓掌了。以往大众系列的车型只有两款我是喜欢的,一款是甲壳虫,另一款是高尔夫,它们都是真正为大众而造的大众车,都是经典的精品。现在我挺喜欢up!的外形,因为这种长相具有高辨识度的大众车极其罕有!
不同于以往苹果公司的所有产品,苹果表的定位特殊,开创了一个新的产品类别。除了功能,它还加入了“时尚”这个重要卖点。无独有偶,up!就是也是一款将时尚作为卖点但又不忘带点功能性的产品,虽然很多应该有的功能都没有,就像你不能用苹果表看日历一样,因为它的一天只有18个小时。up!的适用范围,也只是在城市通勤,买点菜接个孩子才是它该干的正事。
“十几万的进口车,奔驰的,超值!”不知有多少人在看到smart的内饰之后,打消了这个念头。相比之下,up!的内饰虽然也是走简(sheng)约(qian)、时尚路线,但精致程度和配置要比smart好很多。话说同事猫君倒是吐槽过这内饰:从内饰板上看到了iphone5c后机盖的感觉。而我的感觉还是只要它没采用大众家族化内饰设计,我就偷笑了。
奢侈品是“老”的,而科技是“新”的;奢侈品要“保值”,而“科技想要免费”,奢侈品要创造稀缺性,科技要创造普及。由于奢侈品和科技的核心价值追求不仅不同,而且在很多关键点上存在背离,苹果表希望粘合这两种价值,up!的做法则是将奢侈品的概念转化为精品,up!的用料虽然谈不上多精美,顶多算精明,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款精致的小车。
微型车最大的特点是小,这可以说是优势,也可以说是劣势。这就好像你在苹果表的界面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图标时密集恐惧症发作一样难受。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拥堵路况而言,小车可以更灵活,而且燃油经济性也更为出色,同时在一些车位紧张的地方停车也更为方便,对于一些驾驶技巧不佳,且怕麻烦的女性朋友而言,显然买一辆A00级小车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众up!虽然采用了五门五座设计来提升便利性,但毕竟车长只有3,540mm,轴距也只有2,420mm,车内乘坐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后排坐人,舒适性会大打折扣。不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的储物能力还算不错,容积可以提升至959升。
纵然空间上up!对smart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但smart可是有奔驰的光环加成的,心机表的知名度,在国内可是白富美一流的选择。
up!在欧洲的销量把Smart双门版甩在了身后。大众up!在欧洲市场最低价格仅为7995欧元,(奇怪的是德国起售价居然要10325欧元)任何一个勤奋的欧洲小青年奋斗个一年就能够拥有(以法国为例,法国工薪阶层平均月工资为2000欧元多一点)。
在中国,汽油版12万元左右这个价我们可以买4辆QQ组车队,就连自家的大众都有捷达、宝来、朗逸之兄辈候选,以国人的消费心理来看,买up!除了需要很强的大众信仰,更需要特立独行,钱又多得没地方花顾客。
这车开起来就觉得很适合女性开,温柔的油门,轻柔的方向盘,缓柔的刹车,要不是变速箱出来捣乱的话,up!应该能获得不少女性的青睐。
up!的刹车需要留一定提前量早踩,因为前盘后鼓的刹车力度不算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同行的各个媒体老师皆没试出自动刹车辅助系统,仪表盘和中控屏都没显示这个系统是开了还是关了,并且作用相当不明显。因为这套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脚得踩在油门上且马上要撞到前车时才会主动刹车。
虽然生活中绝大多数女人都是感性的,而且她们当中不少人在选车时也会以眼缘作为重要依据。但毕竟大众UP!的外观并不足以让人倾慕,而且实用性偏低,所以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从理性的层面分析。
在欧洲地区盛行的微型车在国内一直走着廉价之路(相对海外价格对比而言),但随着大城市路况的复杂化和家庭代步车需求的日益增加,高品质微型车或许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增长点。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大众up!这类精品小车,不只是一辆代步工具,更是未来一种节能和个性的生活方式。智能穿戴设备的潮流兴起,预示着“未来化”成为了一种消费趋势。
大众近年来的产品很多都会配备一些高新科技和配置,很多时候是高于同级的竞争品牌,而大众卖的价钱也越来越贵,这在我看来是脱离了大众一直以来的定位的。但是up!,可以说是目前最便宜的进口大众车之一,它在欧洲市场非常受欢迎,事实上它的确是一辆非常适合大家日常使用的车。
我最欣赏up!的原因是,当我们一开始就对大众这个品牌有期待,在一个很高的起点,而出来的结果是up!既不让大家失望,同时也很理性,这叫做“够用”,我认为这样的“够用”是非常有智慧的。Up!它是一辆符合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的车,它拥有预碰撞系统,Euro NCAP获五星成绩,同时它也是一辆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节能的车,三缸发动机的能耗率很高,综合油耗4.8L/100km,以前想要买一辆这样的精品代步车我们知道有smart,但现在up!的价钱比Smart还便宜。Up!虽然不是比smart大很多,但它确实更加实用,它的日常保养、维护各方面都会比samrt更有优势。所以我认为它是一辆非常用心的大众车,也是一辆回归本质的大众车。
但回归到一开始的话题,现在大家可能被大众宠坏了,一时接受不了up!的“简陋”和“质朴”,例如它一些用料方面的廉价、它比其他大众车更大的路噪,又或者是开起来可能出现的单薄感、三缸发动机带来的震动,但试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不能容忍这些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乘用车,它不同面包和衣服,可以说它不是一个必需品,起码在我们国内它不是,它是一个消费升级的产物,所以很多时候它需要满足我们个人在心理上的消费需要,超低端的车在国内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这种消费需要了。从这些年国内的整体增幅看,豪华车的增幅是远远高于普通车的增幅,SUV的增幅远远高于普通轿车,为什么。就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升级过程,这个升级可以是从小到大、从普通品牌到豪华品牌,又或者是从大众化到个性化的。
当然“从无到有”也是一个升级过程,所以在过去,像F0、QQ、奔奔这样的车销量很高,但时至今日很明显这种车在走向衰弱,我们国内的超低端市场已经萎缩得非常厉害,不是说新的F0新的QQ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从无到有”这种消费升级的人群锐减得很厉害,以后这个市场会越来越萎缩的,产品做得再漂亮,比上一代再好,也没用了。up!如果定位在这种低端车型,这个市场已经被摒弃了,那它的前景应该来说是很艰难的。
如果说走个性,像mini、菲亚特500这样,这个个性化的市场总量是有限的,它总量不会太大。而另一个原因,up!这个价格,在市场上我们能够买到更多更高级别的车型,花这个钱纯粹就是为了买它的“个性”,那这个“个性路线”真的得走得起来才行。因为它的功能属性放在很后的位置,更多的是感性的诉求,所以它整个车的设计要非常讲究,还要带点历史啊,情怀啊什么的,但是up在这方面我都没有看到。
在感性方面up!很难展开,若是单讲工具属性的话,那它的定价又太高,所以它在中国市场来说是比较尴尬的。(全文完)
亮点配置 | ||
---|---|---|
定速巡航 | ESP | 自动刹车辅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