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的副总工程师吉冈宪一先生说:“Alphard不是一部MPV,而是一部新类型的轿车……”,这个想法当年法国人也有过,造出了一部叫Avantime的“怪物”。不过Avantime犯了一个“天秤座”常干的失误,就是在这部车的功能上纠结不清,既不愿意放弃驾驶乐趣,又希望提供顶级的乘坐体验,结果两边不讨好,失败告终。丰田Alphard则是典型的处女座,强迫症似地一味讨好乘客的屁股,面对“开车的看起来像商用车司机?”的吐槽,Alphard摆出一副“大扁脸”,根本不屑回应……
香港是新款Alphard在中国地区首先上市的城市,香港皇冠车行的朋友兴奋地告诉我,仅仅在预售的一个月内,他们就收获了超过300个客户的订单,更有趣的是,这批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付款时连新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到展厅后获悉Alphard有新款,便放下了一张62万港币的支票。
在日本国内,这个数据更是疯狂,自1月26日新款Alphard在日本开售以来,Alphard及Vellfire(相对运动化包装的版本)分别收获了10,000及11,000部订单。我想,这不是盲目,更不是土豪,准确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口碑和信任。尤其是香港地区,Alphard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款豪华座驾,它甚至抢了奔驰S级的饭碗,每天聚集在口岸排队过关的两地牌私家车,80%以上都是Alphard,要知道在这部车面世之前,这里可是被一大波奔驰S占领的。
我和好几位天天行驶在内地香港的跨境Alphard车主聊过,提及大家这些“默契”的原因时,都得到几乎是一致的答案:这车的宽敞舒适程度胜过最顶级的轿车、品牌低调、品质极其可靠,你只需加油和常规保养,通常开上30万公里连故障灯都不亮一次……
恐怕连奔驰也始料不及,自己的S级轿车,在香港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竟然是一台“丰田面包车”。是的,“面包车”,是南方人对这类车通常的称谓,形容其方方正正,也有如面包一样实在,能满足生活最基本需求之意,实在和豪华漂亮什么的拉不上关系。渐渐的,MPV替代了面包车,成为时髦的称呼,再看看面前的Alphard,虽依然型如“面包”,但馅料却丰富至极,吉冈宪一先生说,它根本就是一部“超级轿车”。
进入第三代的Alphard发布后,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表示这张“大扁脸”真心刺激。对于这个设计,丰田给出了官方的说法:“我们营造了一个形如用布满钻石的奖杯……”。有心人数了一下,总共有36块闪闪发亮如金属肥皂盒的东东,如墙面砖一般布满车头,奖杯我看不出来,远看反而像极了蒙面超人的护身盔甲。
不过,“颜值”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日本本土的销售数据看,还是前脸设计更“正常”一点的Vellfire更受欢迎,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和设计有关。很可惜,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预计在今年6月底进口中国内地市场的新车,只有“蒙面超人版”的Alphard。
说到这里,不少人应该会蹦出一个问题:“Alphard和Vellfire是什么关系?”丰田向来有把一部车通过不同包装匹配不同市场的习惯,例如皇冠,她有一个叫Majesta的姐妹,后者就是更端庄豪华的角色。同样,相对于Alphard,Vellfire包装更加精美,拥有运动化的车身套件,内饰用磨砂格纹皮料包裹,香港地区售价比普通版Alphard贵10万港币。
而在日本方面,Alphard和Vellfire两姐妹的规格更是千变万化,除了3.5 V6型号只提供7座版外,匹配2.5L直四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都有7座或8座规格,配置最豪华的是Executive Lounge版本,这款车型更有混合动力版本供应。有消息指,中国内地版本的新款Alphard,初期只会匹配2GR-FE的3.5升V6发动机,座位布局为经典的2+2+3版本,我更希望,是拥有一对最豪华气派中排座椅设计的Executive Lounge版本加入内地市场,这个版本究竟有多吸引,后面再说。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当初丰田(中国)决定把Alphard投放内地市场,对于这家保守的企业是一次冒险的决定,“家长专制,员工不敢犯错”的企业文化,让丰田多少次被批评为“迟钝、保守”。还记得那部叫杰路驰的双门“叫跑车”吗?这部连美国大学生都瞧不上的廉价代步车(事实上和上海大众失败的高尔是一样的货色),在领导意志下硬生生被包装成献给中国高富帅的礼物,这不是侮辱大家的智商吗?我估计多少位负责中国市场商品规划的“担当”,要为导入这款车的错误决定挨骂。
幸好同期引进的Alphard成功了!这部车在国内的成功,不是靠什么绝妙的市场营销,纯靠口碑。你知道刘德华、刘嘉玲、刘青云仨人有什么联系吗?不只是TA们500年前是一家,而是TA们都拥有一部Alphard,这部车就是明星贾贵们的标准配置。得益于此,Alphard在中国内地一直受到追捧,骄傲地在卖着“天价”,顶配版近80万人民币,算上汇率,已经比香港地区贵了将近一倍,更疯狂的是这款车一直处于加价状态,南方地区一般都要加10万块,算上购置税,已经是一百万级别了,稳稳坐在国内最贵MPV的宝座上。难怪很多人不能理解,一百万买一部面包车?凭什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Alphard凭什么如此骄傲,耳边滴滴的警示声,电动侧门缓缓滑开……
只需亲自体验过Alphard Executive Lounge及Vellfire,你多数会得出这个结论——不买Executive Lounge版本一定会后悔(前提是我们可以选择)。因为Executive Lounge版本配备的一对“无敌第二排”座椅,实在难以让人拒绝。即使和配备电动Ottoman中排座椅的Alphard 350相比,Executive Lounge的中排简直就是商务舱和头等舱之分,Executive Lounge版本提供的头等舱享受,每张座椅有一张独立的桃木桌子,面积虽小,但在上面吃个早饭或者签署文书,肯定是妥妥当当,外侧还配备一个隐藏的控制区,布满了可独立控制椅背角度及脚垫长度和角度的按钮。
由于可以控制的角度实在太多,工程师还贴心地安排了一个“还原”按钮,对了,就和飞机头等舱上那个为降落复原座位的功能一样。此外,座椅还具备冷暖恒温功能,每个座位可记忆两位乘客的设定值。后排乘客要进出时,只需通过拉动一个把手,就能轻易将座椅移前外,如果嫌手动拉不够尊贵,还可以选择优雅地按下座椅侧面的按钮把靠背电动前翻……
动力方面,中国版车型和日本版一样配置了4缸及6缸两款发动机,唯独欠缺了混合动力车型。跟随着凯美瑞,新车的4缸发动机已由2.4升提至2.5升,但现款车型最受欢迎的是3.5L版本,车主普遍认为4缸款动力偏弱,对于这种“百万级”的“任性消费群体”,多数还是会一步到位直接上3.5版本。所以,新款中国版车型会不会进一步充实车系,增加混合动力版本甚至是更有个性的Vellfire版本?是市场的渴望,也是在考验丰田(中国)的判断力。
我依然推荐更多人喜欢的3.5升V6发动机,搭配6AT变速器,整套动力系统都延用上一代,马力及扭力输出都相同。用4缸发动机用来驱动Alphard,就算你对动力没有要求,但终究不够淡定体面。设计师表示,新款车的发动机及变速器只是应对更严格排放要求调整了一下ECU程序,耗油方面有所改善。厂方公布日本JC08模式的平均油耗,车身最重的Alphard Executive Lounge版本为11L/100km。也许是因为Alphard还是属于日本本土车型,时下流行的启停技术并未见装备,只是保留了ECO MODE节能模式,但当仪表亮起绿叶ECO灯时,整部车忽然就“不好了”,动力表现像是被阉割了1/3。
充沛的动力,是高级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要应付Alphard如此庞大的车身。吉冈宪一表示,第三代Alphard的“身材”比上一代又涨了,车身长了45mm,宽了20mm,但高度方面倒是矮了10mm。尽管车身高度有所减少,但受惠于低矮了20mm的地台,车厢的内部高度实际上有增无减,当被问到为何新车的地台不再造得矮一点,这样乘客就可以一步踏进车厢时,吉冈先生只说在Alphard 这个级别,车主要坐得高高在上傲视其他车才可凸显气派,厂方没计划改变Alphard 这个DNA,并强调现在的设计元素暂时是最完美的。
为改善驾乘质素,动力表现及行李舱的实用性,新车后悬架终于放弃了备受诟病的扭力梁半独立式。新的后悬架改为双摇臂独立悬架,这个改变的好处显而易见,双叉臂独立悬架结构,对震动的处理远比扭力梁细致高级。但问题又来了,当初使用半独立扭力梁悬架,最大目的是节省空间,为行李箱腾出更多空间,现在改成双叉臂,给工程师出难题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程师为这套悬架做出三项修改:第一,和其他双叉臂悬架相比,新Alphard这套双叉臂的部件都明显更小,上摇臂是U型设计,纵向臂的安装点也比旧款低矮,这个设计能有效减少后悬架的弹跳,提升舒适度;第二,吸震筒用了较短的组件,安装位置也较低,以减少占用后舱空间;第三,后轮制动系统同时肩负停车手刹功能,而控制手刹的电子马达也是特制的小型尺寸。
经过这些努力,后轮拱并没有太多地“侵入”车厢,第三排乘坐空间并没有损失,还为新款带来一个大突破——尾箱地台下首次出现了储物空间,以前大家总是抱怨,车身巨大的Alphard,行李箱空间却小得可怜,现在新Alphard车主终可笑逐颜开,只需将第三排座椅挂起,便可运载多达6套高球袋,实用性远胜旧款。
为了提升驾乘品质,设计师还做了更多努力,更多的高拉力钢材被用在车身和底盘上,新车的底盘的焊点总数比旧款多了200个,而在后轮拱及行李舱的开口四周,再加了一些可提升车架结构强度的专用粘着剂。相比于欧洲车常用来“炫耀”的什么“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等等高大上的工艺,你可能会批评丰田也太那个了,加几个焊点和胶水是不是有点寒酸?但结果是,新款的车身抗扭刚性比旧款增加了30%,用胶水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用激光呢?这是个有趣的话题。
按照计划,新款Alphard年中将在中国内地市场发布,价格预计和现款差距不大。确实,原来的Alphard已经很贵了,新款不能也不敢再贵了吧?说到这里,应该要提一下丰田在国内市场的另一部豪华MPV Previa。理论上,Previa和奥德赛应该是同级的对手,在香港地区,新款奥德赛甚至比Previa还要贵一点。但中国版的Previa却和Alphard一样卖起了天价,顶配车型比奥德赛贵出了一部缤智,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丰田迟迟不愿意国产Previa,因为进口车身份能吸引质量更高的客户,还能赚得更多的利润。或许你已经发现,现款Previa诞生于2006年,至今已经有9年时间,生产周期长得有些不可思议(有小道消息指,丰田已经暂停该车型的更新计划)。相反,诞生于2008年的第二代Alphard,只用了6年多的时间就又换了一代,可见丰田对Alphard的偏爱。
Alphard国内高端MPV之王的宝座,目前看还能稳稳地占着,今年内也找不到能挑战它的对手。在中国内地,二胎家庭陆续增加,MPV遇上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对豪华MPV的需求相当大,奔驰计划今年在福建工厂投产全新一代V级MPV,日产贵士归入东风日产销售渠道,还有一大波本土品牌高端MPV在攻打这个市场,“超级轿车”这个概念也一定有更多文章可做,未来很精彩,也充满可能,有心人可得留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