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篇新皇冠的评测文章,在开始前都会它们家的14代族谱翻出来,不厌其烦地数落一次……这让我想起一次到某3线城市,认识了一个在腰间系了一个大大的H的中年男人,在他递上的名片上,总共印了17个头衔,最显赫的一个是这样写的“XX区巡视员(相当于副科级待遇)”。对于这种行为,心理学是这样解释的:“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失去可以准确量化的认知时,往往希望通过各种的外部辅助元素,希望达到更显然的,向他人显示实力的作用”。
当然,作为一个专业的车评人,皇冠家族的故事是必须了解的,在我另一篇文章《丰田宠儿的故事》//www.emao.com/news/201503/5513.html 里面说得很详细了,有兴趣的童鞋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中一开始就提到的皇冠133,对于中国市场,是一部划时代的汽车,在我看来,今天第14代皇冠的“尴尬”,也是从皇冠133开始埋下伏笔的。
当年的皇冠133的江湖地位,说它比今天的奔驰E级车更高,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皇冠133确实优秀,是80年代在中国马路上认知度最高的豪华车;二是因为当时的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等大伽,那时候都还没有发力中国市场,大家没有条件有太多的对比,豪华车的解释权也就先到先得了,不是说皇冠133真的那么好,而是那时候它根本没有对手。
大家在80年代对皇冠植下的印象,如同我们小时候的经历一样,是那样的清晰。随后在2003年国产的第十二代皇冠,之所以能取得开门红,和这段被发酵了近20年的好印象有极大关系。“那为什么大家对之后的第13代失去了热情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客观来说,把皇冠当成是奥迪A6L的对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硬件,无论是底盘规格、车身尺寸、配置等等,皇冠都有足够的自信。全新的14代皇冠,5米级别的大车,车身长度比A6L更甚,轴距也相差无几,而且还是后轮驱动的布局,不少人认为这是比前驱的奥迪更高级的。
看见眼前的新车,大家都认为新皇冠身材比例比上一代撅起的“大屁股”和谐许多,我意识到设计师还是很努力地降低了皇冠的“视觉”年龄,用了很多“干脆”的线条,尾灯尤其犀利,有点雷克萨斯GS的味道吧。和上一代车型一样,2.5L的V6发动机会出现在新车上。
今年稍后,最近很红的那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将成为新皇冠的动力单元。尽管丰田这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世界一流的,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只有V6发动机才能配合皇冠的气质。驾驶它的乐趣,和许多车都相反,来源于它能很好地抑制车主的“肾上腺激素”分泌,抚平你的心情,给你带来安逸的驾乘体验。
驾驶感觉几乎没有变化,略略感到发动机的扭力输出比上一代好用一些,低速响应快而且沉稳,车主能轻易跟上早高峰走走停停的节奏,而且不必担心像增压发动机那样,踩油门得小心翼翼,踩浅了不走,深了车子就窜出去。
的确,新车在舒适性一环上又有进步,车厢很宽敞,但这种宽敞是恰好的,很舒服。长轴距E级也拥有一个极其宽敞的后排,只是做得有点“过分”,显得空荡荡的,后排座垫既硬又短,前排乘客会和后排乘客有了“距离”感,身处长轴距E级车的后排,我会有点没着没落的感觉。而皇冠就拿捏得很好,又厚又软的座垫都能给我安逸感,这是“家”的亲切。
关于舒适,从来都是皇冠最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它是胜过好多对手的。一些汽车,每次换代都会伴随着性格的改变,这一代是走豪华舒适路线,下一代就成了年轻动感,再换代又去讨好家庭主妇,变化节奏和H&M的衣服一样,都是潮流兴什么就怎么来。
这年头,连劳斯莱斯都不得不考虑所谓的“驾驶乐趣”,驾驶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运动细胞”成了现代汽车天生的标配。我反而欣赏皇冠这种坚持,就算是在A6L这个级别,能够和皇冠比乘坐舒适性的,恐怕只有雷克萨斯。
可惜我们已经看不到配备在12代皇冠上,那个能中空放倒的副驾靠背(这样后排乘客的脚就可以穿透前排,坐得无比的舒展),但后排座椅的舒适性有增无减,车厢每一处乘客有可能碰到的地方,都是“肌肤级”的,远比奔驰宝马那些德国风格硬皮革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