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提起法国人,大家往往会给他们贴上向往自由、安于享受闲适的生活、热衷于追求情调与品位之类的标签。但是如果你想探寻真正的“法国精神”的话,就需要绕过奢华的巴黎、美丽的普罗旺斯、时尚的戛纳或者慵懒的波尔多,把目光投向这个浪漫国度的东边……
那是一块紧邻瑞士,被孚日山脉和汝拉山脉、阿尔萨斯地区与弗朗什-孔泰地区团团围住的土地。汹涌的杜河及其支流横冲直撞,在陡峭的丘陵地带冲刷出星罗棋布的河谷。这里山峦起伏,气候多变,春天不时有冰雹与霜冻“光顾”、夏天酷热、秋天阴雨绵绵、冬天又往往被狂风暴雪笼罩。
然而,正是看起来并不“宜商宜居”的环境,塑造了当地人乐观、理性的性格,更磨练出了(很少用在法国人身上的)“团结、进取、严谨、细致的工匠气质,最终培育出引发法兰西工业大革命的“星星之火”。个人以为,这才是深藏在“浪漫”外衣下真正令人叹服的法兰西精神。
2015年5月(个人认为是法国最好的季节),笔者借着参加东风标致组织的“罗兰-加洛斯之旅”的机会,来到了“火种”的发源地——法国蒙贝利亚尔。从标致圣地索肖、风光旖旎的科尔玛小镇一路走来,在罗兰-加洛斯球场一睹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的风采,从夜色中的塞纳河两畔触摸巴黎的城市肌理,标致乃至法国所代表的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遐想与启迪。
以雄狮为标志的法国标致汽车已经走过百年,从最初的胡椒研磨机、钢锯、自行车再到发动机和汽车,标致渗透到法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中国,东风标致在演绎“严谨、激情、致雅”的品牌精神之际,将网球营销与“优雅与激情”紧密结合,红土绅士情怀正在他乡悄然茁壮生长。
虽然在汽车圈打拼了10多年,但是参观标致博物馆,笔者还是头一遭,所以内心满是期待和好奇。走进索肖的标致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却是标致公司自1810年创立以来生产过的无数“杂货”:从伐木用的锯条,钉耙之类的农具,到工具箱、咖啡研磨机(今天还可以买到喔)、胡椒研磨器、调味罐(至今占据法国80%家庭的餐桌!)、缝纫机、裙箍、自行车、摩托车等等,包罗万象、千奇百怪,让人眼花缭乱。
(标致家族最早的产品——锯条)
(标致生产的咖啡研磨器,至今仍然可以买到)
(各种早期生产的工具、农业用具,在标致家族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便逐渐成为“配角”)
还有更“重口味”的:作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百年“老店”,标致自然会在军工领域有所涉猎。除了曾经生产过炮-弹、刺刀、利剑、猎枪等“常规武器”外,还制造了大量坦克发动机和飞机发动机,甚至在“一战”末期开发了一款名为FT-17的坦克(因战争结束而取消)。怎么样?是不是被全能的“标致哥”镇住了呢?
好了,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真正让标致成名的产品——汽车上吧。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第一辆以标致命名的汽车Type 1问世,该车搭载了戴姆勒授权标致生产的蒸汽发动机,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这辆标致Type 4汽车只为突尼斯总督定制过一辆,因此十分稀有)
不过,第二年(1890年),当时的“掌门人”阿尔芒-标致就果断放弃了蒸汽动力汽车的生产,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汽油车的“怀抱”当中,制造出了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四轮标致“2型”(Type 2)汽车,搭载的仍然是戴姆勒发动机。后来的历史证明,阿尔芒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在此基础上,标致公司又生产了多种车型,并在1894年法国举行的“巴黎-里昂无马车大赛”(全程127公里)中一战成名,也奠定了标致汽车在世界车坛中的地位。
如今,在标致博物馆里,你既能看到产于19世纪、形似马车的古董车型Type36Victoria Spider,又能欣赏到打破急速纪录的电动概念车EX1,而除了经典车型,还有不少有趣的展品,比如烧煤的黑色掀背车、门板为木制的简易轿车、小巧但来头很大的“布加迪儿童车”等,让人大开眼界。
从风格来说,“二战”是一条明显的时间分界线。“二战”之前的标致汽车,个性、奢华、充满艺术气息,绝对的“定制范”,比如说曾在著名影片《午夜巴黎》里出现过的标致老爷车。而“二战”之后,大规模的机械化汽车生产越来越普及,车型的产量越来越高,车型的风格也就更加大众化,标致的车型与同时代的大众、雪铁龙、雷诺在设计风格上就更为接近了。这里面也有设计风格比较有个性的产品,比如说出现在系列电影《TAXI》(国内译为《的士速递》)里的标致406、407。
据介绍,目前标致博物馆里陈列了400多辆珍贵的汽车展品,静静地向观众讲述着标致品牌超过200年的发展史与长达126年的汽车制造史。置身其中,笔者心中也泛起了怀旧之情,仿佛回到了那个工业革命的时代。
在标致博物馆的外墙上,有一幅十头狮子的绘画映入眼帘,那是标致曾经用过的狮子Logo,前后历经十代。这十头狮子或立或扑,神情鲜活,展现了标致这头法兰克狮子的品牌多面性:威武的,严肃的,幽默的,时尚的,动感的……
(1925年设计的“狮子”抬起左前爪特别萌萌哒……)
标致的“狮子”标识最早用于1847年生产的一款钢锯上,代表了标致锯条的三大优良品质:像狮子牙齿一样经久耐用、柔韧的脊柱以及狮子般迅捷的切割速度,这是不是与今天标致汽车的特质有异曲同工之处?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狮标”,是2010年标致品牌诞生200周年时推出的,图案较为简约但更具动感,营造出硬朗的气质。
在博物馆的第一块展示区,我们看到了一辆小巧的布加迪童车,颇感奇怪,直到听过解说后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原来,标致和阿尔萨斯的布加迪1912年合作生产了一批车型来替代69型车,双方共同打造了标致贝贝(标致家族推出的定位比标致低的汽车品牌)第二代车型BP1(Bugatti Peugeot 1)。
BP1当时的广告词是:“比养一匹马还便宜”(指养车的费用)。这个广告吸引了很多像医生、律师这样职业的买家,他们因为往来于城市和乡间本身就有代步的需求。据悉,这批汽车在“一战”前卖了3095台,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字。
至于上面提到的那辆“童车”,是布加迪在1927-1930年间少量生产的电动车,可供6-8岁的儿童使用,据称该车充满电后可以行使2-3公里,是布加迪先生在与标致合作生产标致贝贝车型时,赠送给标致工厂厂长皮埃尔-标致儿子的礼物。
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里,笔者注意到了505三厢车和旅行车,不仅感慨良多。这两款当年的欧洲畅销车,曾经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车市刮起了一股法国旋风。当时的505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让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什么是豪华车。旅行款505SW8则能轻松乘坐8个人,休旅风格十足。
直至今日,在国内一些城市里,仍能偶尔捕捉到505的身影。看着它斑驳的外壳,谁能想到它曾经辉煌的往事。
在博物馆中一面墙上,全电动车EX1悬于其上,极具动感的设计动人心魄。博物馆的讲解员郑重其事地介绍说,中国微博粉丝最多的博主“HanHan”曾经试驾过这款电动车,并打破了当时世界上电动车的最快时速。
在网上查了一下,果然有过报道,原广州日报的资深记者王灿彬老师(去年已经加盟一猫汽车担任新闻总监)报道了这个事件,标题是《当韩寒碰上标致纯电动车EX1》:
“2010年12月10日,成都太平寺军用机场,典型的冬季湿冷气候铺装跑道,对速度测试来说这样的场地条件并不理想,但在极速挑战面前,EX1无视这些。依靠0-100公里/小时仅需3.49秒的“F1级别”加速性能,标致EX1纯电动概念车攻破此次所有挑战项目的世界纪录——经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现场认证,1/8英里(201.17米),用时7.0862秒;1/4英里(402.34米),用时12.6246秒;400米,用时12.6754秒。两位担任此次创纪录活动的车手也皆大欢喜,中国车手韩寒在赛车生涯中留下一段难忘的“纯电动”经历,而法国的著名极地探险家尼古拉斯-凡尼尔则在挑战极速的另类冒险中留下闪亮一笔。”
“F1级别”的加速性能,看来标致的电动车在4年前就已经是该领域的翘楚,以下附报道链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个究竟。//gzdaily.dayoo.com/html/2011-01/03/content_1232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