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赛麟有美国三大肌肉车的改装服务,但是在保罗的个人收藏中,他只有福特野马的赛麟改装版。所以说保罗对赛麟的热爱,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福特野马,这个结论并不过分。而最好的证明就是,保罗除了赛麟改装的野马之外还拥有很多福特车。
比如这辆为赛道而生的红色福特GT,原厂550匹马力其实已经足够强悍。但是为了追求速度和驾驶乐趣,保罗将它“爆改”至800匹马力。这样强悍的数据足以让它百公里加速突破原厂的3.3秒,估计跑进3秒没有什么问题。
这辆eleanor recreation Shelby Mustang是福特野马历史上唯一一款用电影中的角色冠名的野马。在尼古拉斯凯奇翻拍的电影《极速60秒》中,它是偷车贼凯奇的目标之一。
这其中有一辆比较特殊的Mercury Commuter。它作为车库里唯一一辆旅行车依旧有着犀利的外观,同时内饰也有着豪华车的标准。
保罗其他的福特收藏还有1971年的Boss302, 93年的Mustang cobra r,shelby GT350SR等等。如果加上前面出现的10辆赛麟野马改装车,车库里总共有多达18辆野马。这个惊人的数字占到全部车辆的三分之一。可见保罗对美式肌肉车的热爱。
说起跑车的平衡性和辨识度,保时捷绝对有信心做到说一不二的地步。保罗当然也不会无视这个老牌跑车品牌。车库中停放的9辆保时捷占据着车辆数量的第三位。其中有三辆GT3 RS,两辆橙色一辆绿色。与前面三辆赛麟foxbody不同,这三辆GT3除了颜色不一样之外,改装之前完全是同一款车。
保时捷997 GT3 RS拥有一台3.8L水平对置6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在8250转时拥有450匹马力,6250转时有460牛米的最大扭矩。2011年保时捷还发布了GT3 RS4.0,它拥有500匹马力,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10公里每小时。即使对于这样的性能怪兽来说,作为赛车手的保罗应该可以很轻松的驾驭它吧。
这两辆是70年代出产的930turbo。根据视频中讲解人的描述,这两辆车应该是一模一样的。这辆车的背景也比较有意思,1976年FIA group 4的参赛车辆需要达到每两年400辆的销量,保时捷设计了这一款930 turbo。然而新车的销售效果比公司的预期好了太多,在1976年5月5日就达成了1000辆的销量。保时捷的工程师们这才开始不遗余力的发掘这款性能轿车的市场潜能。于是在1978年推出了3.3升涡轮增压的车型,而这款车在短短的两年内就销售了18770辆,形成了极佳的市场效应。
在保罗的收藏中还有996,996turbo以及70年代和80年代的911 Carrera各一台。其中996也是很具代表性的一款保时捷。首先就是独特的头灯设计,一改保时捷一贯的圆灯造型,变成了全新的蝌蚪样式。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引擎冷却方式,沿用了34年的风冷发动机终于被写进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水冷式发动机。而这样的设计也让996和其衍生产品常常登上当时杂志的最佳在售车型榜。
在保罗的车库中,还有一个世界知名的汽车子品牌也有着超高的出镜率,那就是宝马的M系列。自从1972年成立以来,M部门生产了众多举世瞩目的车型,其中有一些也被保罗相中带回车库。比如这辆在当时引爆世界的BMW M1。
BMW M1是宝马M部门生产的第一款竞赛用车。由乔治亚罗工作室主导设计的M1在外观上有着浓重的意大利风情,同时又不失德国车的稳重性格。而首次采用风洞技术优化外观以及涡轮增压调校出的850匹马力让M1在赛道上可以一骑绝尘。而这台民用版搭载的N54B30可以输出277马力,使得0-100km/h仅需5秒。而这辆车总共也只生产了453辆,极少的数量加上相对久远的年代,使得M1极具价值。在很多人心中,它就是宝马公司到现在为止唯一的一辆超级跑车。
在车库的右边下层停放的是BMW E36 M3 lightweight版,而令人惊奇的是另外一边的车库还有相同的两辆。一共三辆M3 lightweight,可见保罗对它的重视程度和野马相比相差无几。对于E36 M3来说,最引人注意的改动就是直列6缸发动机的引入。282马力的输出让它在当时鲜有敌手。
而lightweight版本则是为了应对赛场上的保时捷而相应研发的。砍掉收音机,空调,真皮座椅等部件都是减重的方式。而更厉害的是为了极致减轻,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蒙皮,隔热棉全部去掉,只剩金属底板上的一块垫布,做了这么多的功课后终于比标准版M3减重91千克。不过这样一台几乎可以称之为金属盒子的车,保罗也拥有3辆,可见他对赛车的热爱。
除了这两款车之外,还有2辆E30 M3,一辆BMW 850CSI和一辆BMW 2002 touring alpina停在车库中。这些都是宝马的经典车型。E30 M3曾为宝马带去了无数的荣誉。850CSI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也是唯一的一代8系。而2002系列则是宝马传奇3系的开山鼻祖。总共8辆BMW的收藏品也可以说明宝马的运动基因在保罗的心中分量非常之高。到此为止见到的都是美系车和欧系车,说好的日系车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