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如果对于我前面敲了1940个字没什么感觉,那么下面才是这篇喋喋不休的重点,不论是相马也好,坐上马背的感觉也好,赛马的关键还是要论到这个“跑”上。
Mustang之名来源于墨西哥和北美平原上的一种野马,他们很难被人类驯服,虽然是食草动物,但是性格凶野,情性彪悍,正如野马跑车本身一样,而GT500显然是其中的翘楚,野马GT500的最终设计部门并非福特原厂,而是一个名为SVT的部门在野马GT的基础上负责研发,而恰巧,这部野马就诞生在SVT部门成立20周年的节点上。所以,在这部GT500的周身,能看到不少关于SVT这个部门的烙印。
GT500上搭载的5.8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市面上最强的V8发动机之一,和大部分高性能大排量发动机一样,他很难完全由机械制造,手工成了最好,最可靠的方式,我们要感谢这位看不太懂名字的机械大师,经他之手,这部发动机可以迸发出855N.m的残暴数据。说一句题外话,这再一次刷新了猫哥试驾车型的最大扭矩。
而M-power也并非弱者,和SVT同级的宝马M高性能部门,在涡轮增压的运用上已经炉火纯青,在严苛的排放法规面前,他们依然将一部3.0L直列六缸的发动机压榨出317kW的最大功率,更关键的是,在双涡轮双涡管的帮助下,这部代号S55的发动机的峰值扭矩区间为1850-5550rpm,如此宽泛的峰值扭矩区间让这550N.m的峰值扭矩可以完美的在中高转速段发挥出来。
不过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肌肉够大只是一方面,会不会用才是问题的关键,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就体现的非常大智若愚,如果不买德国ZF的变速箱,不买日本爱信的变速箱,也不用自己那部坑爹的6速自动变速箱,那么想让这部大马力怪兽真正跻身“会跑”的行列,只有一个选择——手动,这样一来,除了机械效率达到最高以外,如果还有人说不好开,那么嘲笑他们不会驾驭手动挡就可以了。
其实M4也有手动挡,不过那更多的是为了发烧友所准备,7速双离合M-DCT变速箱专门为M系列高转发动机打造,11种不同的档位模式几乎涵盖了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除了让M4在激烈的驾驶中能够随心所欲,这部变速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带来相当平顺的驾驶感受。
然而当真谈到驾驶,猫哥有点难以启齿,野马GT500的起步实在称不上是迅捷,小心翼翼的上抬离合下踩油门,但凡油门有一点过激的反应,巨大的扭矩就会让车体猛烈前窜,如果这个时候恰巧离合完全抬起,那么不收油的结果就是车尾不由自主的摇摆。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猫哥采用二档甚至三档的起步,才能让这种情况减轻一些,故此,3.7s的官方0-100km/h加速并不会在猫哥这个潮手中体现,但他应该有这个实力。
起步后,留给野马GT500的问题就少的多了,行程短促的档位,和比较绵密的齿比,让行进中的操控变得简单不少,不过尽管如此,大马力后驱车型带来的转向过度危险依然时刻存在。过弯并不是野马的强项,整体桥的后悬挂虽然让底盘稳健,但对侧倾的抑制明显不足,虽然较硬的避震系统尽力的拉住车身,但大角度过弯时依然能够感觉到明显的倾斜,如果收油稍有迟疑,倾斜+甩尾就会变成操控不好的原因。
反观M4,四驱系统加上堪称完美的前后悬架结构,让他依旧是“宝马式”的操控感拥有者,把驾驶模式全部调整为Sport或者Sport Plus,变速箱的响应会格外敏感,怠速时也能明显感受到尾喉的声音变得更加高亢了。没有打滑,M4的全速起步平稳的根本不像前一代的M,正如前面所说,足够宽泛的扭矩区间保证了他在0-100km/h中的出色发挥,不过说句实话,3.0L发动机哪怕是直列六缸,也很难在声浪上营造出曾经那种浑厚的感觉,在高转时尾排的声音更像是声嘶力竭的嘶吼,并不怎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