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说吧 > 正文

当2015十大网络流行语遇上汽车 谁躺着也中枪?

一猫汽车网 2016-01-03 00:00:00

       2015年已经正式与我们告别,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在社交网络的传播下,每一段时间网上都能诞生大量的流行语。这些语言往往会反映着人们的情绪,其中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则成为了我们日常的口头禅。猫弟搜罗了2015年全年流行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当他们结合起中国车界这一年发生的事件,又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鉴于中国车市的特殊性,海外品牌要国产均要成立合资公司,而合资车企也不能总是进口产品(雷克萨斯:谁叫我?)而引入国产的产品,却不一定会成功,如果要给2015年最悲催的国产新车做个排名,奇瑞路虎揽胜极光的排名一定不会低,“错误的定价,刺眼的尾标,3·15的大新闻·······”这些“好事”国产极光全都赶上了。

       自国产极光上市之前,路虎经销商的内心简直兴奋的爆炸。国产极光和进口版硬件真没多大区别,但国产版在标志前加了个“奇瑞”,这就让很多消费者就不开心了,40万级别的豪华车多少要看个“血统”的,由奇瑞代工怎能放心!于是就出现了国产极光上市前夕进口版车型被一扫而空的情况,想提车,先加价!

      但国产极光上市后,路虎方面表示停止对极光的进口,然后经销商要崩溃了······多了个“奇瑞”对这台车的杀伤力太大了,国产39.8-55.2万的售价(进口:52.8-66.2万),从指导价来看,还是便宜了挺多的,但实际上进口极光市场价已经做到了优惠10万的水平,这么一比,消费者就想不通了,销量自然触礁。

       “好消息”一个跟着一个,在3月份,“3·15”晚会上极光变速箱问题重磅登场,使得很多潜在车主进入了观望的行列,不管是进口版还是国产版,你们都叫极光,出了问题就都得担着!

       国产版极光早期有种“利润奶牛”的范,许多经销商被现实所迫大幅度降价出量,这让很多早期购买了国产极光车型的车主很不爽。年中路虎中国CEO高博的辞职也让这个品牌在国内的未来发展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么多问题的重压下,买了这车内心还不崩溃嘛?

      但国产极光也是路虎和奇瑞合作的首次尝试,之后的官降措施也为极光挽回一些销量,第二款车型发现神行定价吸取了极光的经验后也厚道了许多,目前捷豹XE的国产化也提上了日程,在早期的迷茫后,现在奇瑞捷豹路虎也算是走上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猫弟亲身遇上一次:跟着前车等红灯,前车司机就下来了,不停的抱歉,我这是电动车,正好在路口没电了,麻烦大家帮把手推下吧······至少在大城市,总能看见新能源车的身影,严苛的车牌政策促进了新能源车的发展,而众多中国车企也在积极推出新能源产品,这全是政策问题?

       说实话,中国车企在2015年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完全超乎想象,而且还有种“吃力不讨好”的无力感,路上的新能源车也就那几款,但宣布投身新能源车型的车企每天都在增加,至少目前为止,新能源配套设施还更不上新能源车的发展,同时充电时间的硬伤还是解决不了。猫弟采访过数位中国新能源车主,均表示现有的新能源车仅可满足日常的用车需求,要想创造性的用车,还是省省吧······

     新能源车门槛高吗?猫弟不是研发人员,给不出确切的回答,反正对大部分中国车企来说,顶多3年,足够出产品了。突然想到,大众称其新一代MQB车型平台研发历时7年,花费近千亿美元,唔·······猫弟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词:新能源车“疗效好,见效快?“

       多重购车补贴,优先上牌,免购置税·······国家多项利好政策都在向新能源车倾斜,但其销量到底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国产新能源的产品竞争力还是偏弱,诸多车企争相上马新能源,这其中也许有政府为其“加特技”推动,但这样出来的产品,结果可能就是一声“Duang”!

      怎样在一款经典车的的基础上做出突破?日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推翻一切,全部重做!然后新蓝鸟就这么诞生了。猫弟第一次在上海车展看见这款车的想法:把实车造成概念车的样子也是一种本事啊!

       蓝鸟属于日产一款断代的车型,在售的日产轩逸可以说继承了蓝鸟的灵魂——一款家用轿车,而新款蓝鸟,从内到外进行了革新,动感的外观,轿跑式设计,红黑双色的内饰,也就剩下一个1.6L发动机保留了一些“家用车气息”。新蓝鸟告诉我们,外观能改变人对一台车的看法。不一定有家用车的动力就一定是家用车,它也可能是东风日产新蓝鸟!

       12万预算是买个性还是买居家 蓝鸟还是卡罗拉,一猫汽车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对猫弟来说,蓝鸟没跑, 随着80、90后等年轻购车群体崛起,那种年轻张扬的车身外观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选择车辆时的一个关键点,你可以说他们不冷静、不理性,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一颗年轻的心就要去敢于追逐符合自己的那份个性。

       新蓝鸟从头到尾均充斥着很强烈的概念元素,宽大低矮硬朗的车身造型也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起跑的感觉,我们印象中日产的优雅造车路线在蓝鸟身上一扫而尽。前脸采用了日产最新的V-Motion家族式设计,格栅采用了许多V字型线条的勾勒后,让其看上去饱满有层次感。而修长锐利的大灯造型,尤其是那尖锐的LED灯眉,让目光变得更加犀利有神·······不多说,全看气质!

       近期一则“国产别克昂科威反向出口美国,中国制造获认可”的新闻吸引了猫弟的眼球,这是国内合资汽车企业第一次实现向美国本土市场反向出口汽车,这批出口汽车,也将成为上汽第一批产自中国、销售在美国的别克品牌汽车。不明真相的美国群众:进口的美国车?好像哪里不对······

        先科普一下“返销”的原因:别克SUV在美国的产品线并不完善,大型SUV昂科雷和小型SUV昂科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而在2015年11月紧凑级SUV已占据美国车市40%比重,填补产品线空隙是昂科威返销美国最直接的原因。过去,中国消费者常常期待能开上那些只在欧美发达国家生产销售的漂亮车型,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车在国内市场率先问世。

       从生产制造环节看,此次上汽通用产品反向出口美国,也表明国内制造业成熟度日趋提升。从工厂规模、成本等角度看,中国汽车工厂相比美国当地工厂具备一定优势;随着中国制造业体系和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成熟,上汽通用生产出的高质量、低成本汽车完全可以满足发达国家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首先是美国人需要昂科威这样的车型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但是对于在美国本土新建昂科威的生产线有顾虑,而上汽通用烟台东岳工厂有能力、也有产能来保证美版昂科威的出口,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然而对于上汽通用而言,这件事的意义远不仅于此,这表示上汽通用在通用的全球体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设计研发还是整车制造。

       百度与宝马合作打造自动驾驶,乐视与阿斯顿马丁合作造车·······“互联网造车”也是2015年车圈的新气象,互联网公司与传统车企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汽车,这还算靠谱的,例如游侠汽车,用一个“PPT+特斯拉”就拉风投上杆造车,最近听说已经玩脱了。

       “技术+实业”两者应该能得到很好的互补的,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它们技术研发的实力都十分强大,但对这样的合作,前景还是比较渺茫,的确“大屏幕+多媒体系统”已经成为了当下新车的标配,但一台车又不仅只有屏幕,底盘变速箱这样的“硬货”互联网企业一时还难以涉足。那么两者合作注定互联网企业没有什么话语权。出钱出力帮车企弄一个系统这不是互联网企业想要的。

       但要甩掉车企自己干,互联网企业只能另辟蹊径,新能源车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市场上是可以买到成熟的新能源底盘设计的,里面的系统有足够的空间供企业施展,例如小鹏汽车,它们将一辆雷克萨斯NX拆了,增加一套电动机,再换装自研的车载系统,也可以算一种初级的自主研发,至少有产品能拿出手,比起很多吹概念的要好上很多了。

       很多人并不知道“游侠汽车”是什么,但其刷新了“互联网造车”的下限,简单地改装一辆特斯拉,加上足够炫酷的一份文案,据说就捞到了千万级风投资金,造车就是这么容易!在前段时间的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吉利李书福表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一定会掌握在传统车企手里。也许对这些传统车企来说,它们对”互联网造车”的认识就是——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讲道理,这两年中国车企中,比亚迪的曝光率明显是降低了,虽然其定时定点也有新车发布,但在一段时间后热度又降下来了,自从比亚迪走上了“掌控雷电”这条不寻常的造车路后,它的产品线越来越广,已经有种“闷声发大财”的趋势,你们还在争国内销量排名的时候,我的产品早已“上交给国家”,突出一个稳!

       今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比亚迪就好好露了回脸,比亚迪提供22辆16吨的纯电动洗扫车将保障天安门广场“清新”、“整洁”地迎来阅兵队伍。电动洗扫车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60公里、连续作业时间达7小时。该款洗扫车投入使用后,作业效率相当于20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可以节省80%以上的劳动量。

       也许这次阅兵式上没有它的身影,但其在幕后也为阅兵式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对它自身品质的一次“阅兵”,表示了新能源商用车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到2017年,北京50%的环卫车辆都将更换为零排放的纯电动车,并有望将其推广至全国市场。

       除了清扫车以外,比亚迪K9电动大巴是另一大亮点,其已经出口到世界近40个国家开展运营,K9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是世界首辆一级踏步式低地板纯电动巴士。大型商用车的品质要求较家用车更高,这说明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的整车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商用车和家用车双双成功,这在中国车企中能做到的不多。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同ADL首席执行官科林-罗伯逊在纯电动双层大巴前合影


       之前习主席访问英国的时候,同去的比亚迪也与英国签订了电动大巴大单:双方第一阶段将建造200辆车长12米的单层电动巴士,合同金额约为6.6亿英镑(约人民币65亿)。随后双方将在双层电动巴士制造领域推进合作范围和内容,如果进展顺利,这项合同的总价值将在6.6亿的基础上翻3倍,达到约20亿英镑(约人民币200亿)。政府都认可的产品,怎么可能不是好产品?

       一款优秀的汽车产品,第一步就要找准定位,定位不对,定价就会有问题,定价有问题,销量就会有大问题,销量出了问题这产品可能真的要“狗带”了,如果对汽车产品有了解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猫弟想说哪台车了——“24亿的福特金牛座,重装上阵的第十四代丰田皇冠”

       如何突破自身品牌的瓶颈,让产品力上到更高的台阶,这是很多车企在日夜思考的问题,例如:大众的辉腾,中国品牌层出不穷的“B级车”;这些事情,只要做成功了,不仅能为车企带来利益,同时也为自己叫板更高市场提供了可能。金牛座和皇冠都是这样,它们都提供了比本品牌产品高得多的品质,用料扎实,质感豪华,和“BBA”比也不落下风,但它们成功了吗?

       车能卖出高价是否就是豪华品牌?品牌的积累更为重要,这个级别的消费者要看到的是豪华车之外的感受,现在的“B+级豪华轿车”欠缺的就是这一点,在多数消费者的认知中,你就是做普通家用轿车的,一下提高10万售价就能“媲美豪华车水平”,那为何不去买一台“BBA”呢,何况现在主流豪华车基本国产,售价也呈下降趋势。

      可能对车企来说,这样的车型并不太看重销量,仅作为品牌的门脸,放在那里告诉消费者“我有生产豪华车”的实力,国内在售的丰田皇冠是第十四代车型,福特金牛座在美国市场也有足够的历史,两家企业对这款车的包装都足够精美,但是,如果要游说买奔驰宝马的客户转购福特丰田,这是个悖论啊······

       上面刚刚提到,很多中国品牌都在努力打造一款“有分量”的B级车,但真正成功的,目前看来仅吉利博瑞一家,博瑞自上市以来,每月销量都在走高,目前已经稳定在五千辆水平,这是很多合资B级车都做不到的,作为吉利2015年的重磅车型,博瑞不负众望,口碑和销量,它都拿到了。

       博瑞的车身尺寸为4956/1861/1513mm,轴距为2850mm。外观上,新博瑞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之前推出的吉利KC概念车的设计理念,前脸中网融入了中国风的设计语言,厂家称之为“涟漪式”的线条设计,也是相当的生动形象。这套外观由沃尔沃前外观设计师彼得·霍布里操刀设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

      作为一款标准的B级车,吉利博瑞在配置上来说可谓是非常齐全,全系标配了包括LED日间行车灯、前雾灯、真皮方向盘、后排杯架、遮阳板化妆镜、定速巡航、座椅高低调节、自动头灯、大灯高度可调、感应雨刷、后视镜电动调节、自动空调、胎压监测装置、无钥匙进入与无钥匙启动系统、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以及自动驻车系统等配置,对比同级合资车型丝毫不落下风。

       当然,猫弟也不能一个劲的吹,在产品本身,博瑞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比如一些细节设计,比如车身轻量化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长期使用可靠性目前还有待观察,但是,相对于其它中国品牌B级车惨淡的销量,博瑞的确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博瑞的成功也说明中国品牌在B级轿车领域做出突破的机会很大,而B级车一直是中国品牌的禁区。其实,在SUV、MPV大热的背景下,中国品牌汽车的在轿车上处于一种万马齐喑的状态,除了长安逸动和帝豪EC7能月销过万外,几乎没有能被人记住的车型,现在,幸亏还有一款博瑞。仅从外观来说,博瑞已经赢了个“大满贯”,而其优秀的内部设计告诉我们:中国车企一样能造卖得动的B级车!

       对奔驰来说,2015年的确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它完成了对旗下SUV产品线的整体升级,GLA,GLC,GLE不仅是老款车型升级换个名字那么简单,每款车的产品力都不容小觑,他们就是2016年奔驰继续“奔驰”的基石。

       现在中国市场SUV车型热度居高不下,奔驰虽然是豪华品牌,但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消费热点,旗下SUV换代的计划几年前就传出了风声,但在一年内完成所有产品的换代对奔驰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GLA如此快速的国产也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奔驰在SUV产品的进度上,比另外两家要快不少。在豪华级市场上,很可能是“先到者通吃”的局面,奔驰这是下了一步好棋。

       在2015年,包括GLA、GLC、GLE、GLE运动版等四款SUV产品先后上市,在产品数量上远远超过对手,而在奔驰的销售比例中,SUV车型增长高达41%。其中,GLA在11月份已经超过奥迪Q3和宝马X1,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老大,GLC则一炮走红,还处于加价状态,超过进口的X3,甚至赶超Q5也并非难事;以更早推出的奔驰C级为例,该车型从年初的几千辆上升至近1万辆,直逼奥迪A4L和宝马3系;而代表品牌高度的奔驰S级,在一些细分市场份额高达60%,比宝马7系和奥迪A8L的总和还要多。

       2015年对奔驰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的销量增幅比率压过了宝马,奥迪;有汽车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同档次的奔驰、宝马和奥迪的车摆在一起,你会觉得奔驰似乎高了半截”。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之前奔驰曾经被诟病的渠道混乱、国产化率低下、人事结构易变等顽疾都在2015年得到了有效的整治。奔驰已经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豪华车领头羊这句话不仅是说说而已!

       曾记得,猫弟去年入汽车编辑这行时,就有“老司机”告诉我:“大众”两个字本身就是新闻,它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大新闻”。但这一条也不是每次都准的,这次令大众掌门人文德恩下台的“排放门”事件,好像就和中国市场没太大关系,大众并不在国内卖柴油车啊······

       两位有探究精神的工程师偶尔做的尾气排放试验,无意中踢爆了大众多年以来在尾气排放上作假的真相,然后大众集团的“好消息”一桩接着一桩:在世界范围面临巨额罚金,CEO文德恩辞职,计划出售旗下子品牌,最近的消息是2015年年终奖也没得发了;目前大众排放门也告一段落,几位内部工程师作为“坏分子”要为这次事故承担责任。至于这种套路是不是向中国企业学的,暂不可知。

       尾气排放超标这件事到底有多严重?反正猫弟觉得自家车每年过年检时真没觉得算多大的事,也许国外的环保理念高出我们不少吧,在美国,大众将发起“TDI友好计划”,以500美元为标准补偿受“排放门”牵连的柴油车车主。啧啧,往事历历在目啊,“打补丁”那档子事仿佛就在昨天。

       自“排放门”曝光后,全球各个市场的大众车型销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国内市场由于没有波及到,影响并不是很大,2015年大众国内销量还没出炉,但相信还是以增长为主,未来大众肯定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如果中国市场也下滑了,巨额罚金去哪里找?


       目前国外应该还在热闹的圣诞假期之中,但对大众来说,可能更想“静静”,好好想想自己2015年到底哪方面出了问题······

导航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当2015十大网络流行语遇上汽车 谁躺着也中枪?

一猫汽车网 2016-01-03 00:00:00 支持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一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691688  © 2017 www.emao.com 京ICP证150082号 京ICP备14010468号 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