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刺激电动车的销售,可谓是出了狠招,斥资10亿欧元为每辆符合相关标注的电动车提供4000欧起的补贴。近日,据外国媒体报道,德国经济部副部长莱纳•巴克(Rainer Baake)再宣布称,到2030年,德国所有的注册新车必须达到零排放标准,从而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莱纳•巴克透露,除非德国能够有效减轻交通污染,否则,德国要实现早前定下的2050年二氧化碳减排95%的目标将会有难度。目前,由于德国汽车车龄普遍在20年左右,因此,德国把控制新车排放的时间点放在了15年后的2030年,届时,注册的柴油车和汽油车需在接下来完成向零排放电动车的过渡。
上月,德国政府承诺向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以刺激电动车的销量。而在中国、挪威和法国等国家,购买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消费者也同样可以享受现金优惠。早前,德国环保部门已经表示,电动车激励措施及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并希望至2020年,德国上路行驶的电动车数量可达50万辆。
根据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简称CAM)预测,2025年在德国上路纯电动车的比重或将从今年的0.6%提升到8%。另外,根据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局KBA发布的数据,到2016年1月,在德国共有3,000万的汽油车和1,450万的柴油车,插电混动车注册量约为130,000辆,纯电动车注册量达25,000辆。
其实近年来,欧洲各国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今年,德国计划推出“蓝标政策”专门针对排放不达标的柴油车进行限行;随后,巴黎也出台新规,限制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进入巴黎市区,只准该类车在周末进市区。
另外,近年来,汽车行业有不少异军突起,就连谷歌、苹果等都IT业的巨头都纷纷造起车来。为了避免被这些“后来者”独占能源供应,德国莱茵-威斯克法伦电力股份公司(RWE)高管近日表示,德国电力公司将计划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以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1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0.4亿元)的补贴优惠。据悉,该公司正致力于连接汽车与电网(V2G),促使其成为一项可能的收入来源。
目前,RWE已经建成了3,100多座充电站,德国共计有充电站5,800座,RWE所建的数量已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RWE方面表示,希望未来将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整合进电网,而非建设更多的充电站。另外,RWE公司最近正在整合其可再生能源、电网及服务部门,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于其他亏损的发电厂互不干涉。
为了刺激电动车的销量,德国不仅从提高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角度出发,提供补贴政策,更不断完善国内的电站建设,为电动车的使用提供条件。只是,只靠政府补贴来支撑电动车的销售总不是长久之计,如何降低电动车的成本以及实用性,才能够让电动车深入人心,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购买电动车,也许才是政府和车企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