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2014年3月,辽宁大连的于先生购得一辆家用轿车。8月行驶时突然发生自燃现象,导致车辆及随车财物严重损毁。事故发生时,车辆在保修期内,同时消防部门9月5日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认定“火灾起火部位位于轿车机舱盖内,不排除电气故障及油路故障引发火灾”。消费者认为发生自燃,系汽车质量问题,提出24万余元的要求。厂家则提出,只能按车辆现价的50%赔偿。双方未达成共识。
案例2:陕西马先生的上海大众Polo轿车,从未发生过碰撞事故,2014年7月5日下午行驶中突然自燃,自燃后人员立即撤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马先生与厂家联系,7月9日回复:因加装导航和未到4S店保养,所以不给赔偿。
案例3:2014年10月12日,车主韩先生向汽车投诉网投诉,自己在2011年9月购买的东风日产阳光于9月23日凌晨在停放中发生自燃,车辆是发动机舱起火,幸好及时抢救,但是发动机全部烧毁。由于车主没有消防鉴定报告,事情目前仍未解决。
中国汽车质量网的公开信息显示,仅2014年12月,网站先后接到了8起汽车自燃投诉。投诉车主纷纷反映,车子自燃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在事后维权也阻力重重。
据统计,汽车投诉网2014年共接到汽车自燃投诉79宗,在保修期内自燃的有50宗,占比63.29%,值得注意的是,在47辆停放中自燃的车辆里,大多数也是刚停车没多久就发生了自燃。
分析:近年来,因汽车自燃而引发车主与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业内人士指出,车主很难找到权威机构对自燃进行检测评估,即使有检测报告,双方也很难就报告中认定的内容达成一致,进而造成责任认定的困难。有的车主反映,汽车自燃后,进行车辆的鉴定费用也开销较大,维权困难重重。
由于相关鉴定部门的缺失,再加上自燃的原因一般也难以分辨,所以许多厂家都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汽车投诉网在此建议车主,平时也做好预防工作。胖兔哥建议车主在用车过程中一定不要随意改装,改装后的车辆厂家完全有理由拒绝赔偿;同时厂家也时常以没有去4S店保养为借口拒绝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