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颜先生表示,去年8月1日在佛山市锐晟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东风小康南海4S店购买了一辆C37,提车不久,就发现车辆配置与厂家宣传配置有不同的地方,轮毂配置本应该是铝合金材料,然而颜先生发现自己车的轮毂是铁轮毂。也就是说颜先生用了高配置的价格买了低配车。现在车子也快到首保期了,无奈颜先生多次追问事情处理进度,但厂家并没有理会。
案例2:去年9月,福州马尾的李先生购买了一辆第九代雅阁“豪华版”轿车,一个月后发现自己的车有被改装过的痕迹,而4S店辩称李先生购买的是“雅阁九代舒适版的升级版”,但经厂家证实该车型并不存在,工商执法人员认定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尽管经过调解,但4S店仍不肯退还豪华版与舒适版的2.7万元差价。
分析:为了获取更高利润,加装加价、或是将低配车伪装成高配车,已是汽车经销商中公开的秘密,据了解,加装成本仅为利润的一成,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商家纷纷效仿,而厂家对此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不知情的车主则深受其害。
有不少车主遇到过用高配车的价格购买了低配车,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发现时,早已经错失维权的最佳时机。更有甚者,一些4S店将一些事故车、二手车经过改装后当做新车销售,不仅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而且给汽车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胖兔哥建议,购车前消费者不妨多花点时间先了解清楚目标车型的详细信息以及具体配置,做到知己知彼,从而避免被4S店忽悠,上当受骗购买了这些加装车型。而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购买加装车型时,也一定要先与4s店协调,要求4s店对改装做相关书面说明或保留其他证据,避免出现问题后权责不明。